如何根据晚播小麦特点抓春管

浏览次数:12

每年总有一部分麦田播种时间偏晚,晚播小麦的特点:一是分蘖期短。二是地中茎短。由于冬前处在低温下,蘖节生长慢、埋土深,影响了春季快出土早发苗。三是节间短。据观察,晚播小麦基部一二节之间只有适播小麦节长的2/3左右。根据晚播小麦以上特点,在春季管理中应主要抓好以下3条:早春多锄划、细锄划,提高地温,促其早发苗锄划增温促苗早发的关键时间是在夜冻日消的“冻融期”,这一时期划透划匀提高地温,争取白天增温到有效温度以上,就能促其早发苗,据测定,麦田锄划一般比不划锄松土的麦田白天温度高0.5-0.8℃,能促其早返青3-5天。扒土清垄,增温争光,促蘖早发快长早春扒土清垄能提高分蘖节处地温,增加麦苗光照面积,促蘖早出土生长。特别是对播种较深、埋压麦苗较重的麦田效果更为明显。试验证明,清垄后的分蘖节部的地温,比不清垄的增加1.6-2.1℃,单株能多长一片叶,多增加一个蘖,每亩可多成穗5-8万,产量能显著提高。水肥猛攻起身期,争穗多,促穗大晚播麦苗在早春因苗小根少,对水肥要求不甚迫切,因此不十分干旱一般不要早浇水,以免降低地温,板结土壤,影响发育。实践证明,春季第一次水肥最好的效益期是在“起身期”前后,同时结合浇水每亩追施碳铵50-60斤、磷肥30-40斤,能收到增加亩穗数和增加穗粒数的双重效果。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