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植保站:小麦化除化控正当时

浏览次数:14

进入春季以来,随着气温回升,降雨量增多,目前宿州市冬小麦普遍进入了拔节孕穗的关键时期,但是病虫害也随之发生。

近日,市植保站根据我市小麦品种布局、生长情况及主要病虫发生基数,结合病虫发生规律、气象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今年我市小麦中后期病虫总体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其中,纹枯病偏重发生;穗蚜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赤霉病中等发生;吸浆虫在埇桥区、泗县和灵璧县三地常发区偏轻发生;白粉病偏轻发生;叶锈病、条锈病、粘虫、麦蜘蛛等病虫轻发生。

市植保站专家建议,小麦抽穗扬花期应以赤霉病、穗蚜、吸浆虫为主治对象,兼治白粉病、锈病、叶枯病、灰飞虱、粘虫等。对于赤霉病的防治,如果小麦扬花期遇阴雨或多雾天气(根据气象预报),提前施药预防,可选择渗透性、耐雨水冲刷性和持效性较好的农药,喷雾防治;对于蚜虫的防治,注意保护利用七星瓢虫、龟纹瓢虫、蚜茧蜂等,当天敌单位数与蚜虫数量比例大于1:322时,可有效控制麦蚜为害,不必施药防治麦蚜,当田间麦蚜发生量超过防治指标(苗期500头/百株,穗期800头/百穗)、天敌数量在利用指标以下时,亩用24%抗蚜-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克,或亩用有效成分吡蚜酮5克,或啶虫脒2克,或吡虫啉4克,对水喷雾防治,兼治麦田灰飞虱。同时,可与叶面追肥,抗西南干热风等田管措施结合,大力推行“一喷三防”技术,达到防病、治虫、防干热风、提高小麦产量的多重目的。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