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苗期病虫害药物防治需尽早

浏览次数:10

近年来,由于受气候、品种、栽培管理等因素影响,小麦苗期病虫害呈加重发生态势,需引起重视,及早防治。

小麦苗期虫害

小麦苗期害虫主要有蚜虫、灰飞虱、土蝗、小地老虎、蟋蟀。

蚜虫和灰飞虱除直接为害麦苗外,还是传播小麦黄矮病、丛矮病等虫传病毒病的虫介。这两种害虫的防治方法:一是清除田边、渠旁杂草,二是药剂防治,待小麦齐苗后,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其他菊酯类杀虫剂加适量有机硅助剂,在田边和地头喷5~10米宽的药带。

防治土蝗,一般亩用50毫升菊酯类农药加诱虫烯20毫升拌麦麸10公斤左右,在2龄前于上午10时后均匀撒施于麦田。

防治小地老虎,待小麦出苗后用3%辛硫磷颗粒剂,每亩6~8公斤撒施于麦苗根际附近。

防治蟋蟀,每亩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40~60毫升,或2.5%联苯菊酯乳油80~100毫升,加诱虫烯20毫升,兑水30公斤,于成虫发生期均匀喷雾。

小麦苗期病害

小麦苗期病害主要有锈病、全蚀病和纹枯病。

当小麦锈病发生率达5%时,亩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克,或20%粉锈宁乳油40毫升,或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15~30克,兑水50~70公斤喷雾。

对于曾发生过全蚀病的地块,在小麦播种后20~30天,每亩用20%粉锈宁乳油120~200克,兑水50~60公斤,顺垄喷洒幼苗,翌年返青期再喷一次,兼治白粉病和锈病。

对于小麦纹枯病发生严重的地块,每亩用20%粉锈宁乳油150克,或5%井冈霉素水剂150~200克,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75克,兑水50~75公斤顺垄喷施。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