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沿江地区局部小麦枯死原因浅析

浏览次数:24

今年开春以来,安徽沿江地区极少数田块小麦叶片出现条状枯黄,有的节间腐烂折断,有的根系发黄变黑死亡。这种情况对产量无疑有一定影响。原因主要有三:

1、受今年开春的低温影响。这类麦苗一般在10月上中旬播种,有5片以上叶片;他们前茬是让茬较早的旱作,如大豆、棉花、玉米等。

2、前茬除草剂残留。前茬使用了对后茬有影响的除草剂咪唑乙烟酸、噻草酮等;这些除草剂必须在使用4个月以后才能种麦,在使用后不到4个月种麦就会在三叶期以后造成影响,这种情形可以在田间看出,成操作行(条状)分布,重复喷的地方就重一些;如转弯的地方就重一些。

3、开春后打除草剂影响。有的农户春节过后就打了除草剂,当时气温低,看不出,当气温明显回升后就表现出来,有的是在小麦拔节后喷施除草剂,这种受害麦苗节间腐烂,有的根系变黑,也呈田间操作状分布,即条状分布。

据笔者调查走访,大多数是属于冻害所致;也有部分是除草剂药害。但是,不同田块的发生原因是不同的,应该具体调查、具体分析、具体对待。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