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春夏有“五怕”

浏览次数:11

春季小麦从开始返青到成熟期间,根据气候特点总结出生理上的“五怕”,即冷、霜、渍、雾、风。三月怕冷。三月以后气温逐渐回升,如果天气突然变冷,一方面易受冻害,另一方面还会推迟返青,缩短生长期,此阶段以中耕锄划增温保墒为主要管理措施。

四月怕霜、渍害。四月小麦开始拔节,抗寒力下降,如遇晚霜冻,容易受冻害,据资料显示,不少年份春季最后一次冷空气发生在四月。防止霜冻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霜冻之前灌水,减小地面温度的变幅,增强土壤导热能力,提高土壤温度,减轻冻害。灌水前清理内外三沟,保证打得进、排得出,灌水时,要猛打猛排,俗话说“尺麦怕寸水”就是这个道理。

五月怕雾。随着气温升高,降雨增多,温度增高,开始出现雾天。特别是五月雾天,直接影响小麦扬花、授粉、灌浆,同时,还会使小麦锈病,这时要及时搞好“一喷三防”,防止病虫危害。

六月怕风。主要指干热风,五月下旬至六月初正值小麦灌浆期间,一旦遇到3~5天干热风,会导致小麦大幅减产。

只要掌握好小麦生理上的“五怕”,采取相应的措施提前预防,同时,做好小麦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就可以实现小麦高产、稳产。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