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浇好小麦春一水

浏览次数:22

近期气温回升快,小麦进入返青期,生长迅速。但天气晴好无雨,部分麦田已出现干旱迹象,影响了小麦生长,很多农民朋友开始准备施肥和浇水。提醒农民朋友要准确把握春季第一次肥水时间及浇水量,根据旱情和苗情及天气,因地制宜地把握好第一次肥水。

一、看墒情浇春一水的时间应根据土壤墒情来定。凡是冬前抢墒播种又未浇灌冻水,整地质量差、田间失墒严重的麦田及小麦个体发育较差、群体小旱情严重的麦田均应及时浇好返青水,返青期浇水保苗,并注意浇后锄划,以利提温保墒。返青肥能有效促进小麦生长,增加春季分蘖、促进成穗。返青水适用于旱情严重的麦田,返青肥适用于群体不足麦田。

旱情不严重的麦田可在小麦拔节期进行春季第一次水肥管理。拔节期肥水管理能加快麦田大小蘖两极分化,促进小花分化,使旗叶宽大健壮,提高抗早衰能力,有利于培育合理的群体、健壮的个体,对形成合理的亩穗数和穗粒数意义重大。

二、看苗情浇不浇返青水还要根据苗情。对冬前适期播种的麦田,由于地力不足造成分蘖少,穗数不够的(冬前每亩总茎数50万左右)可浇返青水,并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7.5~10公斤,促进早春分蘖产生,尽可能争取较多的穗数,为丰产打好基础;晚播麦及总茎数70万~90万的壮苗或90万以上的偏旺苗肥水充足一般不浇返青水,以中耕松土、保墒增温为主;冬前旺长的麦田因冬前生长量大消耗肥水多,而冬前又未浇灌冻水,田间墒情差,也应注意及时浇返青水。

群体不足麦田要浇起身水,施起身肥。起身期肥水不增加分蘖总量,但可提高成穗率,从而增加亩穗数,因而起身期肥水适用于群体不足的麦田、旱情严重的麦田、冬前过旺春季转弱的麦田。对于群体适中或偏大的墒情适宜麦田,起身水肥管理会造成群体过大、基部节间太长、中部叶片过大、易倒伏等不利影响,因而不宜采用,已浇过返青水的麦田也不宜采用。

三、看天气浇春一水,在日均温度达到3℃以上时方可进行。一般麦田只要墒情允许应延缓或不浇返青水,将春一水推迟到起身或拔节期进行。浇水后待麦田墒情适宜时及时锄划保墒。

四、浇水量宜小不宜大浇水时要严格控制浇水量。因早春昼夜气温变化大,加之冷暖气流频繁交替,浇水时以小水为宜,防止浇水后地温过低影响小麦生长。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