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植保总站:小麦重防纹枯病

浏览次数:22

记者从省植保总站了解到,小麦纹枯病在淮北东北部、淮北西部局部以及沿淮部分麦区将偏重发生,其它地区中等发生,预计全省发生面积约2500万亩。

该站田间调查发现,由于受前期多阴雨天气的影响,当前小麦纹枯病发生较为普遍,其中淮北东北部、淮北西部局部以及沿淮部分麦区发生数量高。

沿淮、淮北主产麦区小麦主栽品种烟农19、济麦22、淮麦22、皖麦52等多不抗小麦纹枯病,有利纹枯病发生扩展。2月份以来,我省多阴雨雪天气,当前麦田湿度大,田间小气候条件有利于纹枯病病菌再侵染发病。今年小麦返青肥追施面积比例大,小麦拔节期将普施拔节肥等田管措施将有利于小麦后期纹枯病发生蔓延。

据省气象部门预报,春季(3—4月)沿淮淮北降水量较常年略多,淮河以南地区接近常年,全省季平均气温比常年偏高,出现倒春寒的可能性较小。未来气候条件对沿淮淮北地区小麦纹枯病发生有利,对淮河以南地区纹枯病发生无明显不利影响。

专家建议,农户可以结合春季小麦田间管理,清沟理墒,降低田间湿度;及时防除杂草,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恶化小麦春季病虫发生田间环境条件;防止重施、偏施氮肥。

小麦拔节初期以纹枯病为主治对象,兼治部分地区麦蜘蛛、苗期蚜虫、白粉病等其他病虫,普遍实施总体化学防治一次。大部分麦区在本月20日以前进行药剂防治,对于病株率达10%以上的田块,农户可以亩用有效成份井冈·蜡芽菌可湿性粉剂(4%+16亿个/克)20克,或烯唑醇6克(兼治白粉病),或苯甲·丙环唑6—9克或井冈霉素10克,或丙环唑10克(兼治白粉病)。农户可选择上午有露水时施药,适当增加用水量,使药液能流到麦株基部。重病区在首次施药防治后,10天左右再实施药剂防治一次。(记者喻寒松)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