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春季管理5要点

浏览次数:13

1.中耕锄划,提温保墒促早发。中耕不但具有破除板结、增温保墒、灭草等效果,还具有促弱苗转壮苗、壮苗稳健生长的作用。早春锄划的有利时机是“顶凌期”,此时保墒效果最好,有利于小麦早发根、促壮苗。

2.科学运筹,适时浇好春季第一水。浇好春季第一水,是提高单产,降低成本的关键环节。对墒情较差的麦田及苗弱或总茎数少的麦田,春季第一水要提前到起身期;对墒情较好及壮苗麦田可推迟第一水时间,在起身后至拔节前浇水追肥;对群体偏大的高产麦田要控制肥水,到拔节期再浇。结合浇水进行追肥。一般亩追尿素20~25公斤,磷肥不足地块,可亩补施磷酸二铵7.5~10公斤。

3.二、三肥水,灵活掌握。二、三肥水应根据苗情、墒情、气候条件灵活掌握。第二水在孕穗挑旗期进行,并追施氮肥;第三水在小麦扬花后10~15天进行,以后不再追肥浇水,以免影响品质。

4.及时化学除草,化控防倒。春季是杂草多发期,应抓住时机,及时防除。我县麦田禾本科杂草主要是雀麦,应在起身拔节至抽穗期,连根拔起,带出田外集中销毁。阔叶杂草主要有播娘蒿、麦瓶草、荠菜、麦家公、牵牛花、灰菜、猪牙草等,应在起身到拔节以前用苯磺隆或巨星喷雾防治。

对群体较大的麦田,在起身期到拔节前喷多效唑(亩用40克)或壮丰安(亩用30~40毫升)等化控。

5.搞好预测预报,适时防治病虫害。小麦白粉病、锈病、根腐病、纹枯病、赤霉病、蚜虫、吸浆虫是小麦生长中后期易发生的病虫害。应及时除治。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