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省植保总站了解到,目前我省沿淮、淮北小麦产区麦穗期蚜虫发生普遍,且近期发生数量迅速上升,有关植保专家建议麦农应对达标田块适期施药挑治。该站近期田间调查发现,凤阳、太和、谯城、阜南、泗县、凤台和明光等地田间有蚜株率达29%—68%,百穗蚜量为212—402头,发生数量较高;颍上县、宿州市埇桥区、阜阳市颍东区、怀远、蒙城和灵璧等地田间有蚜株率一般为8.1%—29%,百穗蚜量35.2—204头,发生数量略偏低。特别是固镇县百穗蚜量达909.7头,目前已超出药剂防治指标数量。小麦穗蚜发生数量上升的同时,天敌数量却较少。大部分地区田间仅有0.17—1.04个天敌单位,天敌数量低于常年,对蚜虫自然控制能力弱。小麦穗期蚜虫发生世代周期短,增殖速度快。目前我省主产区小麦多处于扬花至灌浆期,气候条件和食料因子十分有利于小麦穗期蚜虫发生为害。省植保总站预计,下一阶段发生数量还将进一步上升。在具体防治上,5月中旬以前,当百穗蚜量大于800头时,麦农每亩可选用吡虫啉有效成分4克,或啶虫脒有效成分2克,或抗蚜·吡虫啉有效成分3.6-4.8克,对水喷雾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