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吸浆虫发生趋势预报

浏览次数:27

今年我省小麦吸浆虫常发区域虫源基数普遍回升,多数地方是近年来的最高值,泗县、蒙城县、灵璧县、埇桥区、颍东区每样方平均有虫5.15~20.7头,高的田块达上百头。初步调查汇总。

预报依据

1、常发区田间虫口基数大部分地区较近年同期偏高。近期虫口基数淘土调查,小麦吸浆虫常发区淮北中部及沿淮地区阜南、泗县、蒙城、灵璧和埇桥等地每样方平均有虫分别为5.08头、5.15头、5.54头、5.61头和6.87头,最高有虫分别为39头、58头、41头、200头和46头,虫口基数较近年同期偏高,其中蒙城县平均虫口基数居近9年同期第1位。颍东区每样方平均有虫20.7头,最高有虫99头,平均虫口基数居近20年第1位。颍上、

太和等地每样方平均有虫分别为3.05头、3.13头,虫量同近年相近或偏低。

2、虫体发育进度不同区域差异大,沿淮及淮北西部地区发育进度明显快于东部地区。近期调查,颍上、颍东和太和县4月7日前蛹所占比例分别为10.6%、28.3%和16.85%,初蛹所占比例分别为75.3%、48.6%和4.49%;蒙城县4月9日前蛹所占比例为60%,预计沿淮和淮北西部麦区中蛹盛期在4月12~16日,成虫羽化盛期在4月16~20日;4月8日,淮北东部麦区埇桥区前蛹所占比例为4.5%,泗县、灵璧未见化蛹,预计中蛹盛期在4月14~18日,成虫羽化盛期在4月17~22日。

3、成虫羽化盛期与中、晚熟小麦品种抽穗扬花期吻合程度较高。各地调查,中、晚熟小麦品种抽穗扬花期沿淮及淮北西部在4月18~20日,淮北东部为4月18~22日,与吸浆虫成虫盛发期吻合程度较高。

4、气候条件有利于吸浆虫化蛹羽化。4月7~8日,沿淮、淮北小麦主产区普遍出现中等以上降雨,目前小麦田间土壤墒情较好,有利吸浆虫化蛹和羽化出土。

防治技术意见

小麦吸浆虫是为害小麦穗部的一种重要害虫,对小麦产量为害损失大,加强防治十分重要。鉴于今年小麦吸浆虫局部地区虫口密度偏高和不同地区发生期差异大的情况,要视虫情、苗情和天气开展防治。虫口基数低的地区,实施主治成虫;虫口基数高的地区,实施主治中蛹、补治成虫。“两期”(小麦抽穗扬花期与吸浆虫成虫羽化盛期)吻合度高的田块确定为防治对象田。

1、防治指标:淘土调查每样方有虫5头,或手拨麦一眼可见3~5头飞翔的成虫。2、防治适期:①中蛹期防治:沿淮及淮北西部麦区为4月12~16日,淮北东部麦区为4月14~18日;②成虫期防治:沿淮及淮北西部麦区为4月16~20日,淮北东部麦区为4月17~22日。

3、防治技术:①中蛹期防治:可用50%辛硫磷150毫升或80%敌敌畏100毫升拌细土20公斤均匀撒到麦田。用绳拉动或用竹竿拍动麦穗,使药入土,杀死虫蛹。药后浇水或抢在雨前施药效果更好。②成虫期防治:亩用4.5%高效氯氰菊酯50毫升、48%毒死蜱40毫升或80%的敌敌畏100毫升,加水30公斤于成虫盛期喷雾。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