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农委关于进一步抓好小麦赤霉病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

浏览次数:28

麦产区市、县(市、区)农委:

小麦赤霉病属典型的气候型病害。4月19日起,我省出现连阴大暴雨天气,与全省大部分小麦抽穗扬花期基本吻合,小麦赤霉病暴发流行的天气条件已经具备。为不失时机地抓好防治工作,确保今年小麦高产攻关目标顺利实现,现特作如下紧急通知:

一、立即防治。沿淮及其以南麦区,要抓住雨停间隙普遍施药防治一次;雨前已用药防治的田块,雨后要立即补治一次。淮北中北部麦区要防止麻痹大意,依据小麦生育进程,务必在抽穗扬花期普治一次。

各地要立即动员农民排除田间积水,降低田间湿度,减轻发生程度。

二、强化服务。各地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和印发明白纸、编发手机短信等形式,广泛宣传赤霉病防治技术。要立即组织农技、植保人员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分片包干,现场指导服务。要大力开展专业化防治,推进统防统治,努力提高防治效率和效果。三、高度重视。防治好小麦赤霉病是夺取今年小麦丰收的关键一仗。各级农业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克服麻痹和侥幸心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制,当好政府参谋,切实把防控措施落到实处,坚决打赢小麦赤霉病防治硬仗。

安徽省农业委员会

2008年4月20日

小麦赤霉病防治技术要点

1、危害症状小麦受赤霉病危害后主要症状是造成穗部腐烂,后期在穗部出现粉红色霉层,不但影响产量,而且影响食用安全,轻则减产2-3成,重则绝收。

2、防治适期小麦扬花株率达10%左右时喷药预防。施药后,若遇3天以上连阴雨,需再补治一次。

3、防治药剂每亩用80%多菌灵可湿粉有效成分80克,或40%多菌灵悬浮剂有效成分60克,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粉有效成份70克均匀喷雾于穗部。使用机动喷雾器防治,每亩药液量不少于22公斤;手动喷雾器防治,每亩药液量不少于40公斤。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