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农委要求抓好小麦赤霉病防治工作

浏览次数:15

省农委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切实抓好小麦赤霉病防治工作小麦赤霉病是我省小麦生产最主要病害之一,由于其防治适期短,一旦错过预防期,将会造成灾害性损失。为不失时机地抓好赤霉病防治工作,全力夺取今年小麦丰收,现特作如下紧急通知:

一、强化监测,准确预报。赤霉病发生的轻重主要取决于小麦易感病生育期—抽穗扬花期的气候条件。各地要及时加强调查监测,准确掌握当地小麦生育进程,密切关注小麦易感病生育时段的天气变化情况,及早预警病情,提出针对当地的预防适期,为科学开展防治提供可靠依据。

二、抓住防治适期,施药预防保护。适期施药预防是防止小麦赤霉病发生的唯一有效措施。各地要抓住小麦齐穗至扬花初期(10%小麦扬花)这一关键防治时期及时施药预防。如小麦抽穗扬花期间遇多雨日、闷热天气,要在一次施药5天后再补治一次,以确保防治效果。沿淮及其以南小麦赤霉病常发地区要于防治适期内全面开展施药预防保护,淮北中北部麦区要加强病情监测,视天气变化情况开展适期防治。防治药剂:每亩选用40%多菌灵悬浮剂150克或80%多菌灵可湿粉100克或36%多酮水乳剂140克兑水均匀喷于小麦穗部。

三、加强宣传指导,强化防治技术服务。各地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新闻媒体、技术明白纸、讲座、手机短信等形式,及时将赤霉病发生与防治技术信息传递给广大农民。在赤霉病防治关键时期,各地要及时组织农业技术人员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现场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确保防治技术服务到户,防治措施落实到田。

四、抓好示范,推进专业化防治服务。小麦赤霉病防治适期短,且受天气因素影响大,一家一户防治效果难以保证,各地要周密落实已经制定的小麦赤霉病专业化防治示范方案,全力抓好专业化防治示范,解决好外出务工农户赤霉病防治难问题。沿淮12个县(市、区)农委要切实用好省里统一安排的赤霉病防治药剂,进一步细化实施方案,建立防治示范区,组织专业防治队统一实施,充分发挥这批药剂的作用。同时,各地要加大农药市场监管力度,打击假冒伪劣农药,保护农民利益。要建立赤霉病防治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督查,狠抓落实,责任到人,确保把赤霉病可能造成的危害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