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穗期蚜虫发生趋势预报

浏览次数:23

3月下旬以来我省小麦主产区降水偏少,温度偏高,受其影响,沿淮、淮北地区小麦穗期蚜虫发生普遍,田间有蚜株率高,部分地区发生数量大,预计小麦穗期蚜虫将偏重至大发生。有关情况预报如下:

发生趋势:预计沿淮、淮北小麦主产区大部将偏重至大发生(发生指标:百株蚜量2500头以上,发生面积比例大于30%)。

防治适期:近期至5月上旬。

发生面积:预计全省发生面积约2500万亩。

主要预报依据:

1、沿淮及淮北麦区小麦穗期蚜虫发生普遍,发生数量较近年明显偏高。全省30个小麦病虫监测点大田普查,平均有蚜株率为41.7%,平均百株蚜量为461.4头。其中,凤阳、定远、萧县、泗县、凤台、固镇、谯城、阜南、颍上、临泉、界首等地田间平均有蚜株率达41.5%-81.2%,平均百株蚜量为280-1011头,固镇县平均百株蚜量为2196头;上述地区最高百株蚜量为1050-6000头,发生数量高。沿淮和淮北其他地区田间平均有蚜株率一般为9%-39%,百株蚜量110-370头,发生数量略低。

2、近期小麦穗期蚜虫发生数量上升速度快,且天敌数量少。4月21日前后调查,太和、谯城、凤台、定远、砀山、萧县、固镇等地田间平均百株蚜量为238.4-2196头,是一周前的1.57-4.59倍。大部分地区田间几乎查不到天敌,天敌数量低于常年,对蚜虫自然控制能力弱。

3、气候条件有利小麦穗期蚜虫增殖。小麦穗期蚜虫发生世代周期短,增殖速度快,目前蚜虫发生普遍率高。据省气象部门预报,未来一周我省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气温回升,大部分地区小麦将陆续进入灌浆期,气候条件和食料因子十分有利于小麦穗期蚜虫发生为害,预计下一阶段小麦穗期蚜虫发生数量将急剧上升,多数田块将达大发生程度。

防治技术意见

针对小麦穗期蚜虫重发态势,各地对达标(百株蚜量大于800头)田块要普防一遍,重发田块7天后再防治一次。防治推荐药剂:亩用药剂有效成分,吡蚜酮6克,或啶虫脒2克,或吡虫啉4克,或抗蚜•吡虫啉3.6-4.8克,对水喷雾,施药时要加大用水量,兼治麦田灰飞虱。

务请各地农委主要负责同志高度重视,把握有利防治时机,立即行动,打好病虫害防治的攻坚战,确保小麦丰收。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