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度小麦秋种技术要点

浏览次数:25

小麦是我市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生产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市粮食供给的丰歉、人民生活安定、农村稳定、经济繁荣。搞好秋种小麦是我市“三农”工作的重要环节。2006年秋种小麦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一)、品种选择:

由于气候变暖,气温升高,品种选择应以早、中茬为主,减少晚茬品种面积。早中茬品种以豫麦70为主,搭配种植周麦18、宿9908、新麦18;晚茬品种以豫麦18优系、阜936为主。

(二)、科学施肥:

小麦亩产千斤,要求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1.8%以上,碱解氮95mg/kg以上,速效磷大于15mg/kg,速效钾大于180mg/kg,要达到上述指标,必须培肥地力,做到用养结合。

1、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有机肥对促进作物营养元素良性循环,蓄水保墒耐旱,协调土壤养分供应,提高稳产性和土壤抗逆性,有利加深耕层,改善耕性,维持耕地久耕不衰。减少化肥施用量,减轻污染,优化环境效应,保护农业生态等方面起到主导作用。增施有机肥,关键在于广辟肥源,秸秆还田、过腹还田、高温堆肥、积制土杂肥等。

2、实行全量施肥,平衡施肥,保证满足小麦对营养的需求。

长期施用单一元素化肥,会导致其他元素含量相对减少,土壤养分比例失调,破坏了土壤结构,引起理化性状变劣,导致产量不稳。坚持增施有机肥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还要实行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施用,才能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改善和提高籽粒品质。

根据小麦对N、p、K的吸收规律,在施肥技术上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在施肥种类上实行有机肥、无机肥和微肥相结合;②、在施肥比例上,实行重施有机肥,稳施N肥,巧施p肥,增施K肥,补施微量元素;③在施肥时期上,实行重施基肥,巧施拔节肥,氮肥基追比例达到7:3,中后期注重补施叶面肥。亩产500公斤小麦亩施肥量为:优质土杂肥5000kg以上,纯N11~12kg,p2O57~8kg,K2O5~7kg,硫酸锌1kg(隔年施用),推广应用腐殖酸生态肥和有机无机复合肥。化肥施用即667㎡施三元复合肥(25-10-10)40~50kg;或.尿素15kg,磷酸二铵20kg,氯化钾15kg。化肥要深施,2月底3月初追施拔节期肥,后期叶面喷施有机活性复合肥和多元微肥。

(三)、搞好农田基本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旱涝灾害频繁是我市小麦产量不稳的重要因素。必须坚持抗灾减灾夺丰收,夯实水利基础。

1、搞好水利设施的恢复、维修和配套,建设高标准农田,做到井、站、渠畦配套,土地平整,能排能灌,旱涝保收。由于秋种期间干旱年份居多,因此,要立足抗灾秋种。

2、要精耕细耙,加深耕作层,做好畦田。整地要达到深、透、细、平、实、足,深耕要达到20-30cm以上,深松在40cm以上。畦田要求畦垄高20cm,畦宽1.8米,间作套种预留行要规范化,便于实行节水灌溉。

要适墒整地,进行深耕深犁,耕层要达20cm以上,不要旋耕浅犁,提倡做畦播种。现在大部分农民为了省事,采用旋耕机进行旋耕,耕层很浅,大部分只有12cm左右,土松易跑墒,施的肥料不能很好地与土壤充分混合,造成了肥料的浪费。并且对土壤的培肥改良不利,影响了小麦根系下扎。

(四)、防治地下害虫

常见的地下害虫有蛴螬、金针虫、蝼蛄,综合防治地下害虫是一播全苗的关键措施之一。

1、土壤处理:亩用50%辛硫磷乳油200ml加水2kg,拌碎饼15kg或干细土25kg,随犁撒施。

2、种子处理:播前要晒种、精选,并做好发芽试验。推广使用包衣种子,未包衣种子用12.5%力克菌90克与50%辛硫磷100毫升加水4~5kg,拌麦种100kg,进行药剂拌种。

(五)提高播种质量

1、适期播种。早播旺,晚播弱,适时播种麦苗壮。所谓适期播种就是指要在当时气候条件下,小麦以能形成冬前壮苗为标准所确定的播种日期。

要严格掌握播期,特别是弱春性品种或春性品种,如果播种过早,再遇暖冬,形成旺苗,易受冻害。

2、播量。以田定产,以产定穗,以穗定苗,以苗定种。亩产500公斤小麦产量结构为亩穗数为38-40万,穗粒数38粒左右,千粒重40克左右,实行半精量播种。适宜播量为半冬性品种6~8kg/667㎡,迟播一天增加0.25kg;弱春性品种8~12kg/667㎡,迟播一天增加0.5kg。

3、播种方法及播种深度。机械播种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增产技术,可以提高播种质量,保证下种均匀,深浅一致,出苗整齐,全部实行机械播种。播种适宜深度为机播3-4cm。墒好宜浅,墒差稍深。要注意培训机手,调整好播量。切实提高播种质量。

墒情不足要造墒播种,足墒下种。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