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超级小麦研究”科技重大专项启动

浏览次数:13

12月13日,自治区科技厅、财政厅、农牧厅和农科院启动实施“宁夏超级小麦研究”科技重大专项。

“超级小麦”是指产量潜力具有重大突破,产量水平实现跨越性提高,同时具有品质优良、多抗稳产,高效利用光、水、热资源等优异性能的小麦品种。智利、墨西哥、美国、法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已研究多年,并取得突破,小麦大面积种植达到615kg/亩。小麦是我国仅次于水稻的重要粮食作物,占城乡农民口粮的50-60%,由于我国对量大面广的馒头、面条、包子用面粉需求与日俱增,入世后国内外市场竞争激烈,超级麦生产成为国内农业科技创新热点。国家在“十一五”期间,已将超级小麦研究列入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准备利用15年的时间育出50个超级小麦新品种。针对我区土地和光热资源特点,开展超级小麦研究,不仅可突破我区小麦单产大幅度提高若干技术瓶颈,而且可使我区小麦育种实现跨越式发展,保障优势粮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科技厅对宁夏超级小麦研究工作十分重视,根据马启智主席、任启兴主席、王正伟副主席、赵廷杰副主席对我区“超级小麦”研究工作的批示精神,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别于10月30日和12月13日召开了“农作物品种选育座谈会”和“宁夏超级小麦研究工作座谈会”。邀请财政、农牧等有关部门领导和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以及农作物种子生产管理单位的专家,就加快我区小麦、水稻、玉米和马铃薯育种进程,开展我区超级小麦研究工作进行了深入讨论。科技厅在2006年已启动实施的“小麦、水稻、玉米新品种选育及优质超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重大专项的基础上,2007年正式启动实施“宁夏超级小麦研究专项”,力求实现我区超级小麦研究工作的突破。专项包括引黄灌区冬麦育种和复穗小麦(大穗小麦)育种两个子项目。同时将该项目纳入到全区农作物品种选育的整体规划之中,统筹安排、管理、考核。项目按照“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三个阶段,确定650kg/亩、750kg/亩和800kg/亩三个产量攻关指标,并开展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包括全程机械化生产配套技术),建立不同面积的超高产示范田,加快超级小麦新品种推广,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科技厅筹集300万元用于“宁夏超级小麦育种”研究,其中,从科技专项经费列支200万元,自治区财政给予100万专项资金补贴。将项目研究所需购置的仪器设备费用纳入自治区科技条件建设专项中另行支持。为了保证项目目标任务的完成,将通过加强宁夏超级小麦育种队伍建设、成立自治区农作物品种选育领导小组、加强我区育种专家委员会对育种研究工作的指导协调、强化首席专家负责制、加快先进育种技术的集成应用、加强与国内外育种技术队伍的协作等一系列保障措施,力争在计划时间内实现超级小麦品种选育和配套栽培技术的重大创新。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