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割叶控旺不可取

浏览次数:18

铜山县黄集镇读者来电话:当地一些在去年9月20日前后播种的小麦,普遍出现旺长现象,田间麦苗生长茂密,株高达30-40厘米,叶片宽大披垂,并出现落黄现象,部分地段麦苗倒伏,田间有10%左右的主茎已经开始拔节。当地一些农民对旺长麦苗进行了割叶处理,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麦子倒伏。他问,现在对旺长麦苗究竟能不能采取割叶措施,有没有其他办法来控制麦苗旺长。

接到电话后,记者采访了江苏省作物栽培指导站副站长王龙俊。王站长认为,现在对旺长麦最好采取镇压和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办法来控制旺长,不宜采用割叶的办法来控制旺长。

据了解,对于韩燕反映的上述旺长麦苗,采取镇压的办法可以将现在已经拔节的主茎(在后期遇0℃左右的低温时,其幼穗很容易因冻害或寒害而死亡或者穗分化发育不良)压断,而不压断现在还没有拔节的大分蘖(这部分分蘖以后能形成较大的穗子),这样做能够最大程度地保存田间小麦生物积累量,争取较高的小麦产量。镇压时可以使用石磙,没有石磙的可以用油桶等代替。而采取割叶的办法,不仅会将现在已经拔节的小麦主茎割掉,而且会将还没有拔节的主茎和大分蘖割掉,这样势必会使田间麦苗的生物积累量大大下降,使本来能够形成大穗的大分蘖只能形成较小的穗子,而割叶后形成的高位分蘖穗通常也很小,总体来看不利于小麦形成高产。

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也是一项有效的控旺促壮和防倒伏措施,适用药剂有多效唑、甲哌鎓(又名助壮素、缩节胺、调节啶等)及其复配剂等。在小麦拔节后喷施多效唑容易使麦穗生长发育受到不良影响,有时会出现畸形穗等现象,同时会使高位小分蘖不容易迅速死亡,往往造成小麦在进入生殖生长期后田间群体过大、高位小分蘖成穗数量增加等不利局面。此时施用缩节胺相对来说要好一些。与施用多效唑相比,施用缩节胺同样能达到抑制麦苗生长、控制麦株基部节间拔长等作用,而对分蘖的促进作用相对弱一些。生产上一般可以选用缩节胺与多效唑的复配剂如麦业丰(20%多效·甲哌微乳剂,北京北农天风农药有限公司产品,含甲哌鎓16.7%、多效唑3.3%,每公顷纯药推荐用量90-120克,联系电话:010-61567798)、麦丰安(20%多效·甲哌微乳剂,河北省张家口长城农化公司产品,含甲哌鎓16%、多效唑4%,每公顷纯药推荐用量60-90克,联系电话:0313-6233065)等药剂。

深耕断根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小麦旺长,但操作起来比较费时费力。(水清)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