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农委要求抓好小麦纹枯病防治工作

浏览次数:10

有关市、县(区)农委:

受暖冬天气和降雨因素影响,我省主产区小麦纹枯病呈重发格局,其中淮北大部、沿淮地区将大发生,全省发生面积预计达到1400万亩以上,病情程度为2003年以来同期最重的一年。若疏于防治,将导致小麦穗粒数减少,千粒重降低,重则形成白穗失收。为切实抓好小麦纹枯病防治工作,确保今年午季丰收和小麦高产攻关目标顺利实现,特作如下通知:

一、强化适期防治。开展药剂防治是小麦纹枯病防控的关键性措施。主治时间为3月中旬中期至3月底,各地要抓住这一防治适期对病情达标田(病株率大于20%)及时开展防治。病情重发田块在第一次防治1周后再药剂补治一次,以确保防治效果。防治药剂要选用纹霉清、井冈霉素等生物农药。同时,要加强清沟沥水、受冻田块和弱苗追肥、除草等农业措施,以降低田间湿度和提高小麦自身抗病能力。

二、强化防治服务。一要查清病情,分类指导。分区域和不同苗情类型,落实防治对象田,针对性提出分类防治实施意见。二要广泛宣传防治技术。各地要利用电视、电台、报刊等媒体宣传,举办技术讲座、印发明白纸、编发手机短信、建立农技服务热线等方式,把纹枯病防治技术宣传普及到广大农户。三要农技人员现场指导服务。各地要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对农民开展零距离现场指导服务,并划片包干、分工负责。四要开展统防统治。针对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情况,各地要组织防治专业队伍,开展统防统治,提高防治组织化程度,认真解决好外出务工农户纹枯病防治难问题。五要加强农药市场监管,防止假劣农药坑农害农,切实维护农民利益。

油菜产区要加强油菜菌核病的防治工作。目前,油菜菌核病已相继陆续开始发生,且部分地区病情程度较近年同期偏高。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情况,及时准确预报,指导和组织做好菌核病防治工作。

安徽省农业委员会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