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纹枯病等病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

浏览次数:21

一、发生趋势:预计小麦纹枯病中等发生,茎基腐病偏轻发生,白粉病零星发生,蚜虫轻发生;发生面积约20万亩次。

二、预报依据

1.田间菌源广泛存在。小麦纹枯病常年中等程度左右发生,茎基腐病近年发生程度上升,白粉病零星发生。上述病害田间菌源广泛存在。

2.小麦纹枯病见病期早,病情重于常年,轻于近年。系统调查,小麦纹枯病于2月14日初见,初见期比常年早7天左右。2月27日调查,纹枯

病病田率约25%;平均病株率为1.3%,比前12年同期均值高26.2%,比前3年同期均值低35.0%,比2022年同期值低55.2%。

3.寄主、气候及田间环境有利病害发生。据省气象部门预报,3月3日至3月22日,沿江江南降雨量较常年偏少2成以上,平均气温较常年偏

高,气候条件较有利纹枯病等病虫害发生。我市主栽小麦品种扬麦28、苏麦188、宁麦资126、扬麦25、扬麦23、中垦麦212、镇麦15等多不抗纹枯病。当前小麦一、二类苗占比较大,但“两头苗”现象突出,受“旱寒叠加”影响,部分早播旺苗和迟播晚弱苗发生不同程度冻害,植株抗逆性下降。近年来随着机开沟直播小麦栽培技术推广,植株密度高,后期田间郁闭。上述因素均有利小麦纹枯病、茎基腐病、锈病、白粉病等病虫害发生。

2

三、防治意见:主治小麦纹枯病,兼治茎基腐病,查治锈病、白粉病和蚜虫。

1.重视农业防治。加强田间管理,做好清沟沥水,降低田间湿度,提高小麦根系活力,增强植株抗逆性。

2.适期化学防治。小麦纹枯病和茎基腐病:于3月上旬或病株率达10%时防治1次,重发田块隔10天后再治1次。小麦锈病:当田间发现小麦条

锈病单片病叶,要立即摘除发病叶片带到田外烧毁或深埋;对早期出现的发病中心,要立即围歼防治,控制其蔓延。大田条锈病病叶率达0.5%时,

叶锈病病叶率达10%时,要立即进行普治。重病田块在首次喷药后7~10天再防一次。

3.选准防治药剂。防治小麦纹枯病选用噻呋酰胺、井冈·蜡芽菌、苯甲·丙环唑、戊唑醇、烯唑醇、丙环唑等药剂,后4种药剂可兼治小麦茎基腐病和白粉病。选择上午有露水时施药,适当增加用水量,使药液能流到麦株基部。防治小麦锈病选用戊唑醇、烯唑醇、三唑酮、丙环唑、氟环唑等药剂喷雾防治。防治小麦蚜虫选用吡蚜酮、啶虫脒、噻虫嗪、氟啶虫胺腈等药剂。

注意事项:根据防治对象合理选用上述药剂,亩用药液量背负式喷雾器或担架式喷雾器60升,植保无人机不少于2升。对长势弱或受冻的小麦田防治时可另加二氢卟吩铁、芸苔素内酯、新美洲星、磷酸二氢钾等调节剂或叶面肥以增强抗逆性和提高结实率。使用植保无人机防治要做好告示,添加沉降剂,在无风或微风天气下使用,防止药剂漂移至其它作物。做好农药包装物回收工作,严禁乱丢乱弃。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