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县2023年小麦拔节肥追施建议

浏览次数:17

拔节期是小麦生长发育最为关键的时期,是小麦由营养生长为主转向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的关键时期,也是小麦需肥需水的高峰期,加强此期田间管理,对于提高小麦产量,改善小麦品质,实现夏粮丰产丰收,至关重要。

追施拔节肥对于提高分蘖成穗、减少小穗小花退化,提高结实率,防止后期脱肥早衰,增加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提高产量和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小麦出现两极分化,基部第一节间定长后,叶片发黄退淡时进行追施,即拔节中后期进行。拔节肥的追施要看天、看地、看苗情,因地制宜,分类实施,既要重施,挖掘增产潜力,又要防止追肥不当,造成贪青倒伏。根据苗情监测结果研判,我县小麦整体于3月10日前后进入拔节期,应于3月中旬后进行追施拔节肥。

为充分发挥拔节肥追施效果,提高肥料利用率,最好采用机械追施,没有机械追施条件的,可趁雨撒施,遇到干旱天气时,要结合浇水进行追施,做到先追肥后浇水,肥水齐攻,实现肥水一体化,达到节本增效目的,同时也能够预防“倒春寒”影响。

对于未追施返青肥的一类田块,于3月中旬,及早追施拔节肥,结合苗情长势,每亩追施尿素6-8公斤或高氮复混肥10-15公斤;未追施返青肥的二、三类苗田,结合苗情长势和前期施肥量,每亩追施尿素8-10公斤或高氮复混肥15-20公斤;对于已追施过返青肥的小麦田块,结合苗情和前期施肥量,适当推迟至3月下旬至4月初追施拔节肥,每亩追施尿素4-5公斤或高氮复混肥8-10公斤,促进苗情转化升级,奠定午季丰产基础。

在遇到持续干旱无雨且没有浇灌的情况下,对于出现叶色退淡,有脱肥发黄迹象的小麦田块,可通过叶面喷肥的办法,防止或减缓脱肥早衰的发生,以免加剧小穗小花的退化程度,最大限度的减少生产损失。叶面肥可采用1-2%尿素加0.3-0.4%磷酸二氢钾或氨基酸叶面肥的混合液,每隔7-10天喷施1次,每亩喷施量不少于30公斤连续喷施2-3遍,从而达到防早衰,增产量,提品质的效果。



[ 农业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