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喷三防”技术是控制小麦中后期主要病虫害,防止干热风、抗倒伏等有效措施。按照农药混用原则,将杀虫剂、杀菌剂与营养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混合,一次施药达到防病、灭虫,加强后期营养供应,实现增粒增重丰产的目的。防治技术意见如下:
防治条锈病、白粉病:亩用430克/升戊唑醇悬浮剂20毫升,或250克/升丙环唑乳油30毫升、或250克/升苯醚甲环唑乳油25毫升。
预防赤霉病:亩用43%戊唑醇悬浮剂20-30毫升,或25%氰烯菌酯悬浮剂100-120毫升,在齐穗期,尤其是阴雨天季节,需抢在雨前进行喷雾。
防治蚜虫:每亩可选用20%吡虫啉可溶性液剂16-24毫升,或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8-12克,或20%啶虫脒可溶性液剂12-16毫升喷雾。
防治红蜘蛛:亩选用1.8%阿维菌素乳油2000-2500倍液,或25%三唑锡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20%哒螨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
防治吸浆虫:亩用40%毒死蜱乳油100毫升,或亩用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50毫升,复配制剂亦可,兼防蚜虫。
防倒伏、抗干热风:每亩用磷酸二氢钾100克。
在开展“一喷三防”技术措施上应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病虫发生实际,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杀菌、杀虫剂进行混配。要掌握时机并充分利用专业化防治队伍,抓住防治适期开展病虫害的统防统治,是保障“一喷三防”技术实施的关键。(张毅王小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