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播后浇“蒙头水”注意事项和技巧

浏览次数:23

当前小麦播种已基本完成。总体来讲,今年小麦播种土壤墒情较好,但也有不少地方土壤偏旱,需要浇水,还有些是因为土壤问题,每年需要浇水。对于小麦来说,若土壤出现缺墒状况,小麦出苗困难,就需要及时浇灌“蒙头水”,以便保障小麦正常出苗。这个时候浇“蒙头水”有一定的注意事项和技巧。

为了抢墒播种,播种后由于墒情不足造成小麦出苗不全,这时也需要浇水,这时浇的就是被动“蒙头水”。这种情况,浇水就会导致地温下降、土壤板结、土壤透气孔隙堵塞氧气供应不足。抢墒播种与足墒播种相比,容易出现麦苗长势较弱,分蘖减少,不利于培育冬前壮苗。从而又导致麦田不能形成理想的壮苗而影响到以后小麦的生长发育,进而导致产量降低。这种“蒙头水”的破坏作用因土壤质地不同也有差异,砂质土、盐碱地等容易土壤板结的地块会更严重些。

那么,浇“蒙头水”具有这么多不良因素,是否可以避免呢?是有方法的。就是可以通过正确的播种方式和管理措施加以弥补。那么,在整地和播种方面,主要技术措施有:1、提高整地质量,土地要整平、土壤要打细,不要有坷垃;2、播种深度要适当调浅,以3~5厘米深为宜;3、播种量相应增加;4、播完后1-2天马上浇水,随播随浇;浇水要浇透;在适宜中耕时要及时中耕,破除板结。

要根据出苗率和墒情浇水。如果小麦播种后出苗率已达90%左右,此时浇水就没有什么问题,但如果小麦出苗率在50%左右甚至更少,这时候就要看墒情。

小麦浇“蒙头水”的注意事项:

1、对于砂质土、盐碱地块先造墒后播种:尽量在播种前浇水。感觉土壤过于干旱、墒情不够,会影响小麦出苗,那就在小麦整地前浇一次水,也不用浇太多,把土壤的墒情给补上来就行了,随后整地、播种,一般都不会出现不良问题。

2、适量浇水,切忌漫灌浇水。特别是还有小麦未出苗的情况,不然就会导致烂种情况出现。浇水过多还会营造潮湿温暖的条件,易于真菌、病菌、虫害滋生。尤其是根腐病、茎腐病等,更是大水漫灌容易导致的后果。种植户一定要切合实际,浇适量的“蒙头水”。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