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起垄栽培的三大好处

浏览次数:12

桃树起垄栽培是一种新的种植方式,能够提高土壤的排水性、保温性和通气性,从而促进桃树的生长和果实的发育。概括起来有三大好处:

一、打破土壤板结,增加通透性

采用起垄栽培可以将深层的土壤翻上来,打破土壤板结,再垒成垄台,垄与垄之间有着宽松的空间,熟土聚集减轻了对土壤的压力,延缓了板结的情况,桃树更容易吸收养分。起垄后,垄台四周的空气得到有序流动,土壤也从封闭状态变成了半开放状态,增加了土壤的通透性和吸收阳光的面积,极大地改善土壤透气性。

二、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抗逆抗病性

起垄栽培后一方面可增加土壤通透性,使桃树根系能更好地进行水分吸收和呼吸作用,利于根系下扎、生长加快,提高了抗逆性,促发吸收性根,肥水的吸收效率也显著增强。同时,起垄栽培后最好采用自然生草,割草后覆盖地表,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并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发生涝灾时,水容易排出,暂存的水也蔓延不到根系。另一方面,起垄栽培可使桃树植株基部通风好、阳光充足,不致于潮湿而造成“封地皮”的局面,可减少病菌的滋生、繁衍,同时也减少虫害的入侵机率,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三、减少水肥用量,提高利用效率

起垄种植可减少基肥用量,增加基肥利用率。施用基肥时,都要把基肥撒在垄中心的底部,由常规撒施改为根区局部施用,虽肥料施用量较少但养分利用率较高。起垄后,配套滴灌或渗灌等节水灌溉方式,可大大减少灌溉水用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还可显著减少因过量灌溉导致的肥料淋洗损失,提高肥料利用率。

综上所述,起垄栽培对桃树土壤性质、根系生长和水肥利用具有很好的增效作用。但是,在土壤盐碱严重的地区,不提倡起垄种植。主要是因为盐碱容易向较高的垄上聚集,影响桃生长,尤其是不耐盐碱的桃树品种。因此,起垄栽培也要因地制宜,根据桃树种植模式、土壤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 农业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