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兔体癣病的治疗

浏览次数:15

家兔体癣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皮肤皮,主要引起哺乳母兔嘴周围(包括上唇、下唇、鼻尖等)及胸腹部结痂性癣病,特征是痂块呈片状、块状,颜色灰白,有剧痒,可继发感染而化脓。另外,还能传染给其它兔子,也可传染给人。

兔体癣是比较顽固的皮肤传染病,传播速度快,治疗较困难,普通杀菌及抗生素无效。同时易和螨虫病(俗称癞病)混淆,如果按螨病进行治疗,反而更糟。在实践中,我们摸索出了两种方法,现介绍如下:

一、在患处直接涂擦5%碘酊溶液,使劲擦,直到见血为止。注意涂擦时要用镊子夹取浸有碘酊的棉花球,碘酊溶液不宜过多,以手捏时刚滴液为度,不要用手拿棉球来擦,这样容易传染给人。

二、把1毫升福尔马林溶液与10毫升5%碘酊混合制成混合液(如果不够用,继续按福尔马林与5%碘酊1:10相配)。混合液配完即可使用,可直接用镊子夹取浸有混合液的棉球擦拭患部,但不要擦得太猛,擦到稍见血为止。

上述两种方法治疗体癣,均需要第一次治疗后,隔3-5天进行第二次治疗,方法一样。严重者10-15天后第三次治疗,一般2-3次即可治愈,效果十分明显,而且费用很低。这两种方法适用的对象不同,第一种方法适用于小幼兔嘴角及眼眶周围(因为这一种方法使用起来刺激性小),第二种方法适用于较重的和大母兔乳房周围及耳根周围。



[ 农业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