獭兔种公兔的饲养管理

浏览次数:16

控制体型过大不少人认为种公兔体型越大越好。这种观点是片面的、错误的。种公兔的种用价值不在于样子好与坏,而在于配种能力的高与低。种公兔体型过大易出现的问题:发生脚皮炎的概率增大;性情懒惰,爱静不爱动,反应迟钝,配种能力下降;体型越大,消耗的营养越多,经济上也不合算;体型越大,种用寿命越短。因此,应适当控制种公兔的体重。控制体重应采取限饲的方法,禁止其自由采食。切忌喂给适口性差、容积大、水分过多或难以消化的饲料,以免造成腹部过大,或消化不良而抑制种公兔的性活动。饲料质量要高,但喂量宜控制在兔吃八成饱,不让过多的营养转变成脂肪。

控制初配时间獭兔是早熟家畜,3月龄后即性成熟,但进入正式配种期需要在7月龄左右。如果过早配种,不仅影响兔的生长发育,而且影响后代的质量,减少种公兔的使用寿命,造成早衰。一般来说,3月龄以后,应及时将留种的后备兔单笼饲养,将那些不留种的公兔及时出售。

控制配种次数体质强健的壮年种公兔,每天配种1次,连续3天停配1天;体质一般的种公兔,可配种1天、休息1天,或连续配种2天,休息1天。

控制饲管环境要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干爽、安静等,减少应激因素,适当增加活动空间。笼养种公兔要定期运动,至少每周要运动2次,每次运动1小时左右。若舍内阳光不足,则应定期把种公兔放在阳光充足的场地上,以增强体质和增强性欲。夏季要注意防暑,炎热地区有条件的兔场,在盛夏可将全场种公兔集中在空调室里,以备秋季有良好的配种效果。禁止两只种公兔同笼饲养,也不应将种公兔与母兔或其他兔同笼饲养,最好使种公兔笼远离母兔笼,以保证种公兔休息,减少体力消耗。(翟洪民)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