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防兔瘟

浏览次数:12

夏季阴雨连绵,气候潮湿,易引起兔瘟发生。兔瘟是一种高度接触性、烈性传染病,各种兔都极易感染。此病多在春末至夏季流行,来势凶猛,传播迅速,常在2~3天内波及全群,发病率极高,致死率几乎100%,故为毁灭性流行。兔瘟发生后,注射青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或庆大霉素等药物都是无效的。若采用以下综合性防治措施,可大大降低兔瘟的发生,起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作用。

一、兔场建立防疫制度

严禁兔商进入兔舍,不要到疫区购买种兔,新购种兔要隔离观察至少半个月才能混群。

二、按时注射兔瘟疫苗

目前我国预防兔瘟新药——兔瘟强毒灭活苗对兔瘟具有很好的预防效果,每只兔颈部皮下或腿部肌肉注射1ml,一般在注射后4~6小时即产生免疫力。保护率100%,免疫期6个月,可以预防兔瘟病的发生。

三、发生疫情紧急治疗

颈部皮下注射抗兔瘟病血清,同时在皮下或肌肉注射中药“田基黄”或“板蓝根”或“复方大青叶”等注射液1~2ml。对体质虚弱或多天不吃的病兔可同时耳静脉缓慢注入低分子右旋糖酐或5%葡萄糖盐水20~30毫升混入维生素C2~5ml和维生素B12~5ml;伴有下痢的,加入庆大霉素2~5万单位,每天1~2次,治愈为止。

四、病兔、死兔要深埋或烧毁

病兔、死兔绝不可乱扔,更不可在河流中冲洗,防止扩大污染。兔舍、兔笼定期清扫消毒,发生兔瘟后应用过氧乙酸彻底消毒。未经消毒的兔舍、兔笼不能让健康兔进入,以免造成新的传染。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