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出血症的防治

浏览次数:9

兔出血症(也称兔病毒性出血病)俗称兔瘟,是由兔出血症病毒引起兔的急性、热性、败血性、高度接触传染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以全身实质器官出血、肝脾肿大为主要特征。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主要侵害2月龄以上的青年兔,成年兔和哺乳母兔病死率高,哺乳期仔兔则很少发病死亡。本病发病急,高死率高,常呈暴发流行,传播迅速,一旦发病,常在2~3天内迅速传遍全群,发病率和病死率均高达95%以上。

根据病程分最急性、急性和慢性型三种。

最急性型:多见于非疫区或流行初期。病兔常无明显症状而突然死亡。

急性型:病初高热达41℃以上,尔后体温急剧下降,病兔抽搐、尖叫。病程约1~2天。死后呈角弓反张,鼻孔流出红色泡沫状液体。

慢性型:多见于老疫区或流行后期。潜伏期和病程较长,体温轻度升高,精神不振,迅速消瘦,衰弱而死。有的耐过,但仍带毒成为传染源。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