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预防兔球虫病

浏览次数:18

兔球虫病是常见疾病,养兔户通常采用药物预防,但药物预防存在很多问题。

一、常见问题

1.盲目用药预防。养殖户对药物的药理作用和疾病的病理过程缺乏相关的了解,在饲养过程中总害怕球虫病暴发和蔓延,所以不停地用抗球虫药预防,并且总使用成分相同的一种药物,效果不好时随意加大剂量和疗程,结果使球虫对这种抗球虫药产生了耐药性,使药物预防效果甚微。

2.药效无法保证。小型养兔场大部分是用小型制粒机自制大颗粒饲料,然后在阳光下暴晒,预防球虫病时往往将相应的药物在制粒前加入饲料。但在挤压饲料成粒的过程中最高温度可达53℃,高温下大部分化学药物会失效变质,再加上阳光暴晒,当饲料进入兔消化系统时已经没有效果,失去了药物预防效果。

3.极易二次感染。养殖户在发生兔球虫病时使用了杀球虫药,但粪便中的球虫卵囊不会受到伤害,如果忽视了兔粪的清理工作,球虫卵囊易再次进入兔的消化系统,重新孵出球虫造成二次感染。

二、对策措施

1.加强指导。兽医师在开具处方时尽量开那些容易溶于水的化学合成药,让兔饮水服用,以防拌料药在饲料加工过程中遭到破坏,从而失去相应的预防作用,同时说明该抗球虫药的使用方法。

2.科学用药。对养兔户进行定期培训,使他们对抗球虫药的用法、用量、性质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基本的掌握,使他们能做到按照疗程、用量,交替、间歇使用抗球虫药,以防耐药性的产生。

3.及时处理兔粪。通过专业知识培训、宣传和政策引导使养兔户认识到兔粪无害化处理的必要性(尤其是用抗球虫药后的兔粪)和方法,让他们能够自觉按照相关要求对兔粪进行无害化处理。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