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兔养殖场暴发兔巴氏杆菌病的诊治

浏览次数:11

兔巴氏杆菌病是危害兔养殖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兔巴氏杆菌病是由Fo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家兔中较常发生,一般无季节性。一旦暴发兔巴氏杆菌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一、发病情况某场从山东引进300只种兔,按场计录已注射兔瘟苗,并从养殖场带回饲料及常用药品,兔舍为原老式养牛舍改造而成的,采光及通风不良,引进1个月后开始出现发病及死亡现象,经与原兔场技术员咨询,认为是环境的问题,之后把兔放置户外笼养,发病情况明显改观,但1个月后又出现死亡并且病兔越来越多。二、剖检变化经临床剖检后发现,尸身营养良好,呈现角弓反张;肺呈间质性肺炎变化;心扩张,心肌有坏死;肝肿大,有出血点,胆囊肿大;脾肿大;肾有少量出血点,肾盂水肿。综上所述,结合临床症状及剖检化验得出初步诊断为兔巴氏杆菌感染。三、治疗方案1.隔离病兔,清理环境中粪便及污秽。喷洒足够剂量的消毒液。2.使用阿米卡星加病毒唑点鼻,同时肌注链霉素30万国际单位加0.2毫升黄芪多糖,2次/天,连用5天。未发病的注射巴氏杆菌苗。8日经与畜主确认,用药后再未出现死亡,3日后发病逐渐好转,5日全部转归恢复健康,无病死兔出现。四、预防措施平时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环境卫生,改善兔子食欲,注意保暖防寒,防止寄生虫病等;定期进行检疫;兔舍、用具要严格消毒。预防时可用兔巴氏杆菌氢氧化铝菌苗肌肉注射(或禽巴氏杆菌菌苗免疫肌肉注射,或用兔瘟、兔巴氏杆菌二联苗免疫肌肉注射,或者兔巴氏杆菌、波氏杆菌二联苗免疫肌肉注射,最好不用三联苗),每年两次,对预防本病有一定效果。沈日镐林香玉梁阳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