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拉稀时防止脱水最关键

浏览次数:20

近日,盐城市一读者致电本报反映,他主要是养殖毛兔的,家里一只母兔还有5~6天就要生产了,近期出现不吃食、拉黄色稀粪等症状,这种症状已经持续了2天。他问,这是怎么回事?现在应该如何处理?

据了解,大肠杆菌、魏氏梭菌感染均可引起毛兔拉黄色稀粪。该病初期粪便稀软、量多,严重者粪便呈水样,粪中含有未消化的饲料,有的混有黏液、血液,其粪便恶臭,并黏附于肛门周围和尾根。若是这种原因引起的,可用链霉素按2万国际单位/公斤体重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3~5天;也可在饲料中按0.2克/公斤体重添加磺胺二甲基嘧啶进行治疗,每天1次。

沙门氏菌感染时,毛兔也会出现腹泻,后期怀孕母兔多会流产甚至死亡,粪便中常可见血丝和泡沫。治疗时可选用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等进行治疗。

球虫寄生也会出现拉稀症状,还会表现出腹部饱胀、臌气等症状,生产上多在饲料中按150毫克/公斤添加氯苯胍进行预防,治疗剂量加倍。兔球灵、磺胺噻唑(ST)、磺胺二甲基嘧啶(SM)、磺胺嘧啶(SD)等对本病有疗效。此外饲养管理不善也可引起兔拉稀。

该养殖户家的怀孕母兔目前拉稀严重,暂停止投喂饲料,治疗时以防止脱水为主,可用5%的糖盐水饮服,或者在饲料中添加庆大霉素等进行治疗,尽量不要选用强制注射或者灌服等方法进行治疗,以防应激出现流产。或者可用0.02%的高锰酸钾溶液(溶液呈现淡粉红色即有效)让兔子适量饮服,每天1次,连用3~5天。待母兔生产后,若症状还在持续,在根据其他特征性的临床症状进行对症治疗。(周密)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