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季节长毛兔拔毛不当易发生疾病

浏览次数:9

长毛兔主要经济价值在于兔毛,手拔的兔毛纤维长、品质好、等级高,但如果拔毛不当也会引发疾病,导致长毛兔死亡。特别是在寒冷季节,保暖设施不完善的兔场更为突出。为了减少饲养者的损失,现对拔毛引发疾病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谈谈应对措施。

发病症状

凡在拔毛后1~2天突然死亡的毛兔,主要表现为皮下水肿,体温下降,皮肤呈青紫色,有的呈现衰弱无力、采食量减少的症状,有的引发皮肤炎症和癣病等。

病因分析

⑴由应激反应所致。拔毛时受到强制性的拉力,引起兔血液循环加快,导致严重的心力衰竭而死于心源性休克。

⑵拔毛用力不均,造成皮肤浆膜分离而产生皮下水肿。

⑶寒冷季节拔毛,保暖设备差,引起兔体受冻而发病死亡。

⑷拔毛后兔的抵抗力下降,使细菌乘机而入大量繁殖而引起急性死亡。

⑸拔毛后需大量营养供应,使新毛生长,而有些饲养者管理粗放,兔体长期得不到营养,导致体质瘦弱,生长发育缓慢。

应对措施

⑴拔毛方法要得当。在拔毛前1天,给每只兔服地塞米松药片4~5粒,次日按绒毛生长的方向,一小撮一小撮地拔取,先拔长毛,后拔短毛,动作要轻,不宜过急。如有皮肤被撕破,立即用紫药水涂抹。

⑵重视保暖。兔舍进行封闭,要用火炉、电炉、电灯等加温,保持室温在13℃以上,也可在兔笼内垫上稻草以利保暖。

⑶加强营养。拔毛后增加富含蛋白质的饲料,以增强兔体的抵抗力,促进新毛生长。对体质瘦弱的毛兔,每天可加喂煮熟的黄豆10粒左右。

⑷对幼兔、怀孕母兔、哺乳母兔及种公兔不宜拔毛。

⑸拔毛前要用肥皂洗手,衣服用具等要进行消毒。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