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严防兔瘟发生

浏览次数:28

兔瘟冬春多发,病兔、隐性感染病和亚健康兔都是主要传播源。被病毒污染的饮水、饲料、用具等都是重要传播媒介,也可直接通过接触而感染。3月龄以上的青壮年兔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达100%,而幼兔发病率较低,但死亡率高,哺乳兔很少发病。

临床症状

最急性病例突然抽搐尖叫几声后死亡,有的嘴内吃着饲料而突然兴奋,撞击笼架,而后卧伏挣扎,四肢划动、尖叫,有时鼻腔内流出红色泡沫或鲜血。

急性病例,大部分出现精神萎靡,卧伏闭眼,食欲废绝,饮水增多,病程一般1-2天死亡,死前表现呼吸急促,兴奋挣扎、狂奔,有的在笼内乱撞,全身颤抖,卧笼尖叫而死,有少数病兔鼻孔流出红色血液,多数肛门松驰,周围有少量淡黄色胶状物污染。

预防措施

养兔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坚持自繁自养,引种时避免在疫区购买,引种后必须隔离观察一个月,并定期做好场地、笼具等的全场消毒,对饲养兔群做好兔瘟疫苗的注射。

推荐兔瘟免疫方法为:断奶后的幼兔35-40日龄用兔瘟单联苗进行首免,每只颈部皮下注射2毫升,60-65日龄时采用二联苗,进行二次注射1-1.5毫升,以后每隔半年注射一次。

紧急预防注射:当兔群中发生兔瘟时,要对未发生病症的同群兔先用抗兔瘟血清紧急接种,24小时内可控制疫情的发展,如果本地没有抗兔瘟血清时,可采用兔瘟单联苗加倍量注射,可有效地控制兔瘟的蔓延,对死兔要进行无害化处理。

做好严格消毒工作,对发生兔瘟的场地、被污染的笼具、食水槽、环境要严格消毒,消毒药可用3%的火碱,20%-30%的漂白粉,2%的福尔马林,3%过氧乙酸,火焰等,如果兔群发生兔瘟严重,可采取全部处理的方法,待消毒半年后再进行饲养。

(来源:农业科技报)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