貉癣难愈 重在预防

浏览次数:17

近日,养殖户反映貉子头部或肚子两侧出现皮毛脱落,脱落处呈现大小不等的无毛区域,并有皮屑之类的东西浮于表层,不知这是什么病。

根据所述病症判断,这应该是典型的貉癣。貉癣是由皮霉菌类真菌引起的疾病,是饲养期间较常见的皮肤病,严重时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患病初期在皮层表面出现不规则形或圆形的灰色无毛斑,之后逐步扩大,患处有皮屑、痂皮或鱼鳞状的物体。这种疾病多发于貉子的哺乳期,因为这一阶段貉子处于乳育后代时期,窝舍潮湿,运动减少,抵抗力下降,一些诱发因素导致癣病的发生。病症的部位常见于貉的头部和肚的两侧,其他部位患病的情况并不多见。

貉癣病的预防措施主要是要有一个良好的饲养与生活环境,经常对窝舍消毒和喂食驱虫药物等,所喂食的饲料一定要新鲜无杂质,日常的维生素类辅助药物要做到不漏喂、按时喂。同时,养殖户每天在喂食时要注意观察,重点查看貉的头部、肚子两侧等部位,发现无因脱毛和小范围无毛等异常情况,要进行仔细诊断,做到及早发现,及时医治。

貉癣初期如果得到有效医治是不会造成严重后果的。但如果发现滞后,医治起来较为困难,易使患病貉滞长,严重的导致患貉死亡。发现皮癣患兽后,必须采取隔离措施后再行治疗,以防传染。

早期和中期皮癣,养殖户可采取涂抹药物的方法治疗,但不能治愈,只能控制病态不发展或扩大。使用漂白粉与磷酸钙粉涂擦,5-7天1次,即1个疗程,3个疗程就可基本得到控制。也可使用尿素软膏涂于患处,每天1次,7天可见疗效。采用投喂药物的方式医治时,可在食料中添加灰黄霉素,用量适中即可,每天添喂一次,直到症状得到控制为止。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处于哺乳期间的癣病患貉绝对不能使用药物进行治疗,以免对仔貉产生影响。对于正在哺乳期的癣病患貉,养殖户可适当提前结束哺乳期,让仔貉单独分窝居住,之后,再对患貉施以治疗。一般貉癣经过医治病症消失后,通常不会复发,也没有传染下一代的病例发生。



[ 农业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