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池无土养殖泥鳅技术要点

浏览次数:13

近日,央视播放了一个关于泥鳅无土养殖技术的节目,引起了全国各地想创业朋友的极大兴趣,水泥池无土养殖泥鳅,病害少、产量高、易管理,我们中国水产养殖网为此也特地介绍一下江苏省铜山县张集镇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魏雪《水泥池无土养殖泥鳅技术要点》,主要养殖技术如下:

一.利用旧水泥池养殖首先要进行消毒。新建水泥池建造结束后必须脱碱,水泥池里注满水浸泡10天,每两天换水一次,或者用药物进行脱碱处理。

二、移植水草是无土养殖的关键,水草选用水葫芦或水花生,面积占水泥池的三分之二,用20ppm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消毒后放入。

三、利用有机肥培育水质,为泥鳅提供天然饵料,用量为每亩1000斤,用蛇皮袋装好分放池中。

四、泥鳅苗入池前用3-4%的盐水浸泡4—5分钟,杀灭病菌和寄生虫。鳅苗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80~100尾,放养规格为每尾5㎝~8㎝。入池水温差不超过3℃~5℃.

五、泥鳅苗入池后控食2—3天,给它一个适应过程,投饲量按放养泥鳅体重的5%~8%,由少到多,逐渐增加,投饲要定时、定点、定量。每天早、中、晚各投喂一次,投饲后饲料在2小时内吃完为宜。

六、及时换水、定期消毒。当水体透明度下降到20厘米以上时应及时排水和灌水。定期用漂白粉等进行消毒。每半月使用EM菌泼洒一次调节水质。

七、病害防治。泥鳅养殖过程中,要注意做好病害防治工作,常见的病害有赤鳍病、水霉病、气泡病、曲骨病、车轮虫病、舌杯虫病、农药中毒及其它生物敌害等。

八、适时起捕上市,捕大留小。一般国庆节以后便可以起捕,此时泥鳅个体长到投苗时的5—7倍,料肉比最合适,也可根据当地市场行情而定。起捕时把个体较小的泥鳅留下待来年出售。

九、做好越冬保温工作。冬季水泥池中要保持一定的水位,结冰时每天要把冰面打破保持水体溶氧量,有条件的还可以搞塑料大棚,保证鳅苗、鳅种安全越冬。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