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泥鳅安全管理五措施

浏览次数:15

定期使用水质、底质改良剂:池塘底部有机质含量过多,藻类生长旺盛,耗氧量大,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氨氮等有害物质多,容易形成聚毒层,不利于泥鳅的正常生长,容易引起泥鳅的靠边、中毒,因此,应根据池塘底质的状况,选择合适的调水、改底产品改善底质、水质环境。

定期使用增氧颗粒:适时使用增氧颗粒,使底层的溶氧丰富,促进底部有机质的分解转化,排出有害气体。

适时换水:适时换水有利于增加水体溶氧,提高泥鳅的摄食量,根据水的颜色、透明度、天气情况,确定换水次数和换水量,一般7~10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1/3或1/4。

合理投饵:根据泥鳅的活动、生长、吃食、天气、水质等状况。灵活掌握投饵量,让泥鳅吃的好,又不浪费。

防治病害:秋冬水温比较适中,是泥鳅长膘的旺季,也是病原微生物容易滋生的时候,泥鳅的水肿,烂鳃、腐皮,烂嘴等病也适于在秋季发生,因此要做好预防工作,千万不要疏忽大意。一般情况下,每隔10~15天,用碘或戊二醛150~200毫升/亩.米,兑水全池泼洒,连泼两天。对于越冬的泥鳅在饲料投喂上,还要添加肝泰乐、越冬宝、多维、大蒜素、或氟苯尼考以防治各种疾病的发生,同时还要根据水质状况增施一些解毒调水类的药物,防止有毒物质对泥鳅的伤害。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