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县河蟹养殖三模式

浏览次数:2

宝应县自1994年发展河蟹人工养殖以来,目前河蟹养殖面积已发展到27.5万亩,年产量突破3万吨。该县在河蟹养殖生产中总结出了几种养殖模式,现介绍如下。

一步成蟹养殖模式。一步成蟹养殖模式就是将大眼幼体培育成Ⅴ期幼蟹后,放入大塘直接养成商品蟹而不经过扣蟹培育这一中间环节,养殖户也称之为快速养蟹模式。一般每亩投放规格在2000-3000只/公斤的幼蟹6000-8000只,搭配放养尾重50克的白鲢50-80尾,年底可产成蟹150-200公斤,其中雄蟹规格75-125克,雌蟹规格50-100克,每亩产值4000-4500元,效益2000元。

具体操作:一是池塘清整消毒要到位,杀虫灭菌除野要彻底。二是选用自育苗种。三是饲料投喂要充足。不仅要保证饲料质量(以杂鱼和颗粒饲料为主),而且在投喂方式上要做到点多面广,每天2次,否则容易因饲料不足造成河蟹自相残杀,影响成活率。四是种草投螺得当。水草避免单一化,要形成多品种优势互补,伊乐藻、苦草等间隔栽种各自形成群落,以满足河蟹整个生长期的需要。五是做好病害防治工作。一般每7-10天加注1次新水,每10-15天泼洒1次杀菌药。发现杂鱼过多泼洒茶籽饼杀灭。

一、“稀大高”养殖模式

“稀大高”养殖模式就是采取低密度放养,投放大规格扣蟹,养成大规格商品蟹卖高价。一般每亩投放规格为40-80只/公斤的扣蟹500-600只,一般年底可产成蟹30-40公斤,雄蟹规格可达175克以上,雌蟹在150克以上,亩产值2000-2500元,效益800-1000元。

在生产管理上除做好池塘清整消毒外,应抓好种草投螺这一重要环节,为河蟹生长营造一个天然的生态环境。水草要求多品种搭配,形成间隔的群落带,品种有伊乐藻、苦草、轮叶黑藻等。螺蚬的投放最为关键,要求分两次投放,第一次在清明节前,既当作河蟹的鲜活饲料,又可以吸取底肥,净化水质,更重要的是此时螺蚬正值繁殖季节,可为扣蟹提供大量适口的小螺蚬;第二次在9月中旬以后,主要给河蟹促肥增膘。每亩投放总量不少于500公斤,前期占40%,后期为60%。饲料投喂做到“两头精、中间粗”,前期和后期以杂鱼、豆粕为主,中期以小麦、南瓜、甘薯为主。每10-15天加注1次新水,每20天左右泼洒1次溴氯海因。

二、混养套养模式

混养套养模式就是在河蟹养殖中,以河蟹为主打品种,因地制宜地套放市场售价高、苗种来源方便、养殖技术简单的其他水产品种,如青虾、鳜鱼、黄颡鱼、花鱼骨、翘嘴红鮊等。一般每亩池塘投放扣蟹400-500只(规格100-150只/公斤)或Ⅴ期幼蟹2000-3000只(规格3000-4000只/公斤),抱卵青虾1-1.5公斤,黄颡鱼3-5公斤(规格80-120尾/公斤),鳜鱼8-10尾(规格40尾/公斤),鲢鳙鱼50尾等。年底每亩可产成蟹20-30公斤、青虾15-20公斤、其他小品种40-50公斤,亩产值可达2500元,效益稳定在1000元以上。(宝应县西安丰镇水产技术指导站顾启华李佳鹤)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