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蟹培育要点

浏览次数:2

一、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首先,培育池面积5-10亩左右,既有利于均匀投饵及水质调控等各项管理,又便于一次性清池捕捞销售;其次,做好清塘、防逃工作,以防蛇、青蛙、野杂鱼等敌害入池;第三,保持培育池适度肥水。可采用生物制剂肥水,既可为大眼幼体提供丰富的天然饵料,又能有效防止青苔大量繁殖,中后期维护水质稳定;第四,保持适宜密度的水草。幼蟹培育以选用水花生为宜,应根据不同的季节及幼蟹的不同发育阶段使培育池各阶段保持最佳的水花生分布密度;第五,适时调整水位,维护良好的水质,同时促进幼蟹蜕壳。

二、优质大眼幼体适时下塘。适时下塘是指大眼幼体的质量符合淡水培育,培育池水体的理化和生物指标符合幼蟹培育的最佳要求。首先,大眼幼体的质量良好;其次,培育池水质肥度适宜,富含大眼幼体喜食的天然活饵料;第三,在未来3天维持晴好天气;第四,大眼幼体下塘时先进行水体湿润适应,温差控制在3℃以内。

三、科学投喂优质配合饲料。首先,不要投喂鱼糜、蛋黄、豆浆、鱼浆等利用率极低、适口性差的饲料原料。这些原料不仅大小不均,导致采食不均,不利于大眼幼体同步变态和仔蟹均衡发育,而且这些饲料易腐败,易导致水质恶化,不利于防病。生产中大眼幼体应肥水下塘,以捕食天然饵料为主;其次,要根据仔蟹在池中分布情况确定投饵重点区和非重点区,重点区应加大投喂量,可有效减轻仔蟹采食不均的程度,并且遵循“多次多投”的原则,可降低仔蟹的规格差异;第三,9月份以后应正常投喂,此时若仍有较多个体较小的仔蟹应及时采取以优质小颗粒饲料为主的投喂措施,促进小仔蟹足量采食,这对于控制次年春季幼蟹发病及促进早蜕壳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加强病害防控。幼蟹培育过程中比较常见的疾病是仔蟹上岸症、烂肢腐壳病、纤毛虫病及老鼠、蛇、蛙、鱼等敌害。大眼幼体下塘前用生物肥水办法肥水,全池足量使用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仔蟹每蜕壳1次后及时用甲壳净杀1次纤毛虫,之后进行全池消毒,对于仔蟹上岸效果显著。定期在饲料中加入微生态制剂,有利于促进仔蟹生长和提高抗病力,并且用微生物定期改水。防止水质恶化、藻类死亡等水质突变事件发生,切实做好水质维护工作,注意防止缺氧。做好对池水定期消毒工作,发现病情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211700江苏省盱眙县畜牧渔业局顾吉全)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