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农科院:高温季节池塘养蟹管理措施

浏览次数:2

高温季节,蟹塘水温较高,投饵量大,排泄物多,有机物发酵分解加快,水质、底质易变,水草的净化作用减弱甚至死亡腐烂,河蟹应激反应明显,体质下降,自身免疫能力减弱,病害逐步增多,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势必对养殖效益产生严重影响。为保证河蟹安全度夏,提高成活率,建议采取如下管理措施。

一、加强水草养护

严格控制水草总量和疏密程度,发挥水草最佳作用。切实解决水草过多,净化作用大,但易腐烂恶化水质的矛盾。塘口水草覆盖超60%,及时用拖刀间隔疏除部分水草,捞出池塘,开通“井”通道,使水草疏密合理,生长有力,为河蟹的自由活动留有一定空间。超过水面的水草,割除上部没入水面30厘米,有利池水流动和方便投饲,防止遇到大的风浪,增加浮力,脱根死亡。对于早期水草破坏严重的蟹池,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需适当移载水葫芦、水花生、雍菜等。随着水温的升高,蟹池内伊乐藻出现“疯长”现象,容易造成蟹池缺氧和大面积败草破坏水质,需人工清除部分伊乐藻。为保护水草,精养塘中饲料应尽量撒开。定期使用芽孢杆菌,防止水草上积聚过多的污物。

二、注重水质调控

密切注意水质变化,随时调节水质状态。高温季节应将蟹池内有草处水位控制在80厘米以内,以有利于伊乐藻正常生长。无草深槽水位控制在1.5米左右。炎热夏天,水温较高,水质容易变浓,有毒有害物质增加,有条件的池塘每隔5天左右换水一次,换水时间以傍晚为宜,中午不宜换水,以防热水灼伤蟹体。换水后用EM菌、活化利生素等水质改良剂全池泼洒,充分降解水体中有毒有害物质,将池塘透明度控制在40厘米左右,pH值控制在7.0~8.5之间,氨氮控制在0.2mg/L以内,亚硝酸盐、硫化氢控制在0.01mg/L以内,促进菌相、藻相的平衡。池塘中定期添加适量无机磷肥,可促进有益藻类生长,从而抑制蓝绿藻类的大量暴发或清泥苔的大量产生。定期使用生石灰(每亩用量为15公斤),保持ph值7.5—8.5。在下风处出现少量蓝藻时,要及早局部使用氯制剂或硫酸铜进行杀灭。

三、确保溶氧充足

充足的氧分不仅可使河蟹保持健康状态,提高生长效率,还可促进有益微生物生长,减少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含量,减少河蟹病害的发生。夏季蟹池容易缺氧,一般每日晚上需及时开启增氧机或微孔管道增氧,或使用粒粒氧,以确保水体溶氧充足。用足用好增氧设施:叶轮式、水车式、水泵白天中午13:00~15:00开机2~3小时,增氧量大,能改善白天底层缺氧状况。晚上23时前后开机4~6小时,闷热天气、阴雨、雷雨天要提前和延长开机。蟹池管道曝气增氧设备应充分开机,包括阴雨天、夜间,特别是闷热天气。

四、调整饲料投喂

根据池塘条件,调整饲料投喂。水草生长正常,且有较多河蟹喜食的地方性水草,覆盖率接近60%的,可以正常投喂。水草上浮,品种单一,水质较肥塘口,投饲量控制在正常量的70%。饲料种类多投植物性饲料,少投动物性饲料,品种主要以28~30%蛋白的颗粒饲料及黄豆、豆粕、小麦、玉米、蚕豆等,冰冻海鱼不超过饲料量的1/3,或3~5天使用一次。投喂时间应在每天下午4~5时进行,以适应河蟹昼伏夜出的习性。扩大投饲范围,尽可能做到全池泼洒,确保河蟹都能摄食到足量的饲料。增加饲料吃食检查点,准确确定当天投饲量。遇有连续阴雨、暴雨、闷热天气,可隔天投喂。在饲料中适量添加多维和有益菌,提高河蟹的体质。

五、做好病害防治

河蟹属比较低等的动物,一旦生病治疗较困难。高温季节应控制用药次数,重点通过微生物制剂及底质改良剂将池塘水质调控到最佳状态,使蟹池内有害细菌降低到最少,并辅以二氧化氯、聚维酮碘等温和性杀菌药进行细菌性疾病的预防,外用药物使用避开闷热、阴雨和无风天气。同时,还需定期内服维生素C、维生素E、甜菜碱、大蒜素等,一般5~7天为一个过程,以增强河蟹体质,提高其免疫抗病能力。出现病蟹、死蟹应立即查清原因,抓紧治疗。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