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培育青蟹苗成活率高的窍门

浏览次数:15

通常,养殖的天然蟹苗成活率在百分之25左右,近日,浙江宁波慈溪市水产养殖户施建忠人工培育的青蟹苗成活率却高达80%。那么他有什么诀窍呢?

人工培育出这些青蟹苗的,是慈溪市咸祥镇丹艳青蟹育苗精品园主人蔡志立。在市水产专家的指导下,经过4年研究和改进,老蔡于今年6月底在3200平方米池塘内育出了100余万只青蟹苗。经市级部门验收,发现蟹苗籽成活率首次突破7%,这在全国青蟹育苗市场还是首例。

“人工青蟹育苗的成功,为青蟹产业化奠定了基础。”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研究员金中文说。

长期以来,由于人工育苗难,全国各地青蟹蟹苗多靠野生捕捞。近10年来,天然苗种越来越少,宁波青蟹养殖规模从近9万亩下降到4万亩。蔡志立的人工青蟹育苗成功,意味着青蟹养殖业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事水产养殖20年的蔡志立曾培育过河蟹苗和梭子蟹苗,但没几年,市场就趋于饱和,老蔡意识到,搞水产必须奔在前头才能尝到甜头。

2010年,蔡志立尝试人工培育青蟹苗。然而早在16年前,宁波市就曾出台“以奖代补”政策,鼓励水产养殖户培育青蟹苗,但无人成功。

虽然青蟹人工育苗在全国范围内甚至国外尚无成功经验,但蔡志立认准了这条路。2011年,4个试验塘出了50.5万只青蟹苗;2012年,受气候影响,8个试验塘仅出了30万只;2013年,8个试验塘仍只有30余万只。这3年,各个塘的青蟹苗成活率也不稳定。

“活体饲料要充足,水质要干净。”积累了三年经验后,去年,老蔡添置了价值20万元的架空设施,以实现粪便与水分离。此外,他还赴宁海、三门、厦门等地搜集优质蟹种,尽可能增加蟹种抱卵量。

去年,老蔡的项目被列入市种苗重点科技项目,也得到了区级科技项目的支持。今年6月,蔡志立在8个塘内培育出100余万只青蟹苗,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每个塘的出蟹率较为均衡,并成功通过了市级验收。市水产专家一致认为,蔡志立攻克了全国青蟹全人工池塘生态育苗的难题。

根据对比实验,育苗的池塘如搭上大棚,保温条件好,蟹苗的成活率稳定性就高。“随着核心技术的掌握,预计明年可顺利育出300万只蟹苗。”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