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池春季如何管理

浏览次数:2

今年,受前期低温阴雨天气影响,绝大部分精养蟹池水质清瘦、青苔滋生,对虾、蟹生长造成很大影响;一些塘口正处于虾、蟹放养的关键阶段。为指导好养殖户做好蟹池春季管理,特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抓住晴好天气做好肥水杀苔

早期肥水的主要目的是培育硅藻、单细胞绿藻等有益藻类,增加水体溶氧,为青虾、螺蛳等提高充足的天然饵料,抑制青苔等有害藻类生长。由于水温较低,早期肥水较为困难,对肥料的种类要求较高。建议以富含氨基酸的膏肥为主,辅以促进硅藻生长的生物肥。鸡粪、猪粪等粪肥在低温期不易分解,建议不要使用。肥水方法:氨基酸膏肥+硅藻肥混合,选择连续晴天上午8:00以后使用,化水全池泼洒,用量参照说明书或遵照医嘱,新塘口或渗水较为严重的塘口应适当增加使用量和使用次数。添加“黑金(刚)”可以使水色变浓,增加水体对阳光的吸收,有利于提高水温,继而有利于培育有益藻类。水质过瘦的塘口,在施肥前应加注新水,补充藻源。滋生青苔的塘口,应选择对虾、蟹以及水草没有刺激性或刺激性较小的杀青苔药物(如“草爽”)进行防治,使用方法和用量遵照医嘱。

严把水产苗种放养质量关

水产苗种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养殖成败。因此,养殖户在选择水产苗种时,一定要严格把关,要选择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病无伤、附肢齐全、色泽光亮、体表鳃丝附肢无附着物、无病斑的虾苗、蟹种作为养殖对象,千万不能放养药害苗和带病苗。由于虾、蟹均为甲壳类动物,身体仅有一层外骨骼保护,且尖刺较多,受挤压后容易相互伤害,严重影响养殖成活率,建议捕捞包装运输过程中,一要操作小心,避免伤害;二要降低包装数量,防止相互挤压。放苗前要对苗种进行“药浴”处理,防止带病下塘。下塘前苗种要进行“试水”处理,使苗种逐步适应新的环境。

营造良好的水体生态环境

一是水草的栽植与保护。早期将虾、蟹苗种集中放养在蟹沟内的池塘,蟹沟内可以栽植伊乐藻和黄丝藻,这两种水草适宜在低温期生长,虾、蟹不爱吃,好维护。早期水草覆盖率控制在20%-30%,高温前控制在50%-60%,防止水草“封塘”。早期板田上水的池塘,蟹沟内可以不种水草,或者仅在斜坡上种植水草,板田上采用条块式、东西向种植水草,水草以伊乐藻为主,辅以扁担草、轮叶黑藻,早期水草覆盖率控制在20%-30%,后期控制在50%-60%。注意伊乐藻高温期保护,一是改革栽植方式,变“栽插”为“撒播”;二是4月-5月份勤割草头,促进根部生长,一般每个月割1次-2次,每次分批操作,每批割草面积控制在池塘总面积的1/4左右,待新草长出后,再割下一批;三是4月-5月份施2次-3次控草长根肥,一般在水草距离水面30厘米左右使用,10天-15天1次,连用2次-3次。扁担草、轮叶黑藻的管护基本同以前做法。

二是螺蛳的投放与增殖。螺蛳应分期分批投放,一般在清明前放养第一批,数量控制在100公斤-150公斤/亩。清明前的螺蛳一般可以繁殖一次,可通过经常肥水,培育饵料生物,增加其怀卵量,降低养殖成本。第二批螺蛳投放应在河蟹育肥阶段,即8月下旬-10月份。

三是保持水质“肥、活、嫩、爽”。一要做好早期肥水,培育单细胞有益藻类,保持水色呈茶褐色、淡绿色,水体透明度30厘米-40厘米;二要待水温常温达到15℃后,定期使用EM菌改善水体环境;三要保持水草清爽,水质净化作用能得到正常发挥。

合理投喂增强虾蟹体质

受前期低温阴雨天气影响,绝大部分塘口投喂很不正常,势必会对虾、蟹的体质造成影响,继而影响虾、蟹下塘后第一次、第二次正常脱壳。因此,养殖户一定要抓住晴好天气,喂好“开口料”。一是饵料质量要保证。全程投喂配合饲料的塘口,河蟹“开口料”的蛋白质含量不低于40%。由于虾、蟹消化道短,饵料在胃肠中的停留时间也相对较短,因此在饵料选择中,建议以正规厂家生产的易于消化利用的膨化料为主;以投喂冰鲜鱼为主的塘口,前期的河蟹“开口料”蛋白质含量也不应低于36%。鉴于今年大部分养殖户增加了青虾的放养量,青虾的投喂也应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除了肥水培育天然饵料外,还用注意搭配投喂配合饲料,青虾“开口料”的蛋白质含量也不应低于40%,以增强其体质和脱壳次数,达到提前上市、增产增效的目的。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