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后,蟹苗的放养时间就到来了。如何提高河蟹放苗成活率一直是养殖户普遍关注的问题。许多养殖业者从苗种选择上加大了投入力度,好的苗种是养殖成功的基础,尤其是近几年大规格亲本(6两~7两/只公蟹、3.5两~5两/只母蟹)蟹苗越来越受到关注,养殖效果也是成绩斐然,大规格成蟹比例越来越高。然而,决定河蟹放苗成活率的因素除了选好苗外,科学放苗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而这一点也是极易被养殖业者所忽略的。
早栽草
早栽草(主要是伊乐草)也就意味着清塘时间要早。一般清塘建议在每年11月~12月份进行(特别是使用敌百虫泡塘的,清塘时间更要提前),栽草时间至少在放苗前20天~30天进行。早栽草,一方面可为水草的生根复壮留有充足的时间,另一方面水草长势好,更为河蟹放苗后提供充足的躲避空间,减少蟹苗钻泥、打洞现象,避免“懒蟹”形成。
肥好水
低温肥水必须满足的三个条件:肥料、藻种、菌种。肥料的选择很有讲究,对于新开挖或者清淤过度的池塘,首选氨基酸膏肥;老塘,首选碳肥、矿物肥;促进水草生根,首选碳肥。藻种选择以底栖硅藻为主。常用的低温肥水菌种主要有EM菌、解磷解钾固氮菌等。低温肥水要坚持多量多次的原则。
早放苗
有条件的尽可能早放苗,一般能在年前放苗最佳。早放苗一方面可以为蟹苗提供一个更为优良的环境(相比于育苗池而言),更有利于蟹苗尽早适应环境,维持体质,尤其是在冬季。另一方面早放苗管理上更可控,条件适宜可以提早投喂,提升蟹苗体质,加快其营养积累,降低河蟹一壳顶壳、拉脚等蜕壳不遂现象的发生率。
控水位
放苗水位一般不低于80公分,切不可过浅。深水位不但可以提高水环境稳定性,确保肥水、控苔效果,而且还可有效规避寒潮、温度突变等恶劣天气对河蟹造成的不利影响。
选天气
放苗最好选择在连续2个~3个晴天进行,天气越稳定,放苗时苗种应激反应越小。切勿在寒潮来袭、温度突变、浓雾天气等不良条件下放苗。
先测水
放苗前一定不能忽视了水质检测。尤其是使用化肥、农家肥(鸡粪、猪粪、菜饼)等肥水的塘口更要注意预防氨氮、亚硝酸盐甚至pH超标现象,以免影响放苗成活率。
抗应激
拿苗前蟹苗一定要充分吐水,吐水越充分,蟹苗抗应激能力越强,越有利于运输。放苗前建议适当泡苗,进一步增强苗种抗应激能力。泡苗药物选择以消毒(首选生物消毒剂)配合抗应激(多使用VC或电解多维)为主。一般把蟹苗放入浸泡液中1分钟~2分钟左右即拿出,反复2次~3次即可。使用过的浸泡液还可以继续外泼到池塘中,仍可起到一定抗应激作用。
会放苗
放苗时应将苗放在岸边浅水处,让其自行爬入水中。这种做法可以有效辨别放苗不成功是由于苗种还是水质原因所引发的。如果少部分苗种不能自行爬入水中,则苗种自身存在问题,可以将这部分苗种直接剔除掉,如果苗种爬入水中后,反复上岸,在水中呆不住,则可能水质存在问题,要及时检测,找出根源。
通过以上几点总结能在科学放苗方面起到一个提纲挈领的作用,也呼吁广大养殖朋友在池塘管理上能够在细微处着手,不断精进提高,为2019年的河蟹养殖打下良好的基础。李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