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池如何配备增氧机

浏览次数:0

一、增氧机对改善池塘生态环境的作用

池塘中,除鱼虾类耗氧外,浮游、底栖动物、浮游植物(夜间)、微生物、底泥及有机物分解等等都需耗氧。池塘水体的溶氧90%以上来源于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不足10%来源于空气中的氧向水体扩散转移。池塘溶氧上层高,尤其在晴天,可达超饱和,如15毫克/升,而底层很低,往往低于1毫克/升。夜间,因光合作用停止,连浮游植物也加入耗氧行列,鱼池溶氧不断下降,下半夜至清晨降至最低点,鱼虾缺氧浮头往往出现在这段时间。池塘对鱼虾排出的氨及粪便等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主要依靠浮游植物吸收,微生物氧化分解(需耗用大量的溶氧)。

增氧机对改善池塘生态环境的作用主要是:

对水体增氧。当鱼池缺氧时开机,可解决鱼虾浮头,减少影响生长甚至死亡造成的损失。当晴天上层溶氧高时开机,由于增氧机对水体的提升、交换、循环流动作用,不断促进中、下层水体溶氧的提高,并使整池水溶氧趋于均匀,水温趋向均匀,有利于鱼虾快速生长,降低饵料系数,有利于对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有利于减少病害的发生。另外,水体的循环流动,还促进浮游生物的分布均匀、繁殖生长,从而有利于提高池塘初级生产率,有利于提高浮游植物吸收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等的能力。

可见,增氧机的作用,不仅是对水体增氧,还有效地促进池塘初级生产率的提高,促进池塘自净能力的大大提高,从而改善了池塘水质和生态环境,其产生的水循环流动不适合某些养殖对象如鳗、虾的生活习性,但对促进鱼虾健康、快速生长具有良好的作用。

二、增氧机的增氧能力

增氧机的主要性能指标规定为增氧能力和动力效率。增氧能力系指一台增氧机每小时对水体增加的氧量,单位为公斤/小时。动力效率指一台增氧机消耗1度电对水增加的氧量,单位公斤/千瓦时。如台州市金清水泵厂1.5千瓦水车增氧机某次测试结果,动力效率为1.7公斤/千瓦时,表示该机耗1度电,能向水体增加1.71公斤氧;增氧能力为2.59公斤/千瓦时,表示该机每小时能向水体增加2.59公斤氧。如增氧水体为1000立方米,相当于水体增加了2.59毫克/1的溶氧。应该指出的是,为了有一个统一的比较基准,增氧机的测试,是按标准在规定条件下(如清水、20℃、一定的水池、水体溶氧从接近零开始等)进行的,与鱼池的环境条件有所不同。

三、目前国内外虾池使用增氧机的情况

国外,东南亚、南美洲等国家,虾池主要使用水车增氧机,少量使用推流吸气式增氧机。他们认为,这二种增氧机能使虾池产生环流,适合虾类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有利于虾健康生长。由于养虾密度较高,气温高,耗氧率大,水质易变坏,所以水车的配比量较大,面积较少的配0.75千瓦,面积较大的配1.5千瓦的增氧机6台~8台。

我国浙江以南地区虾池主要使用水车式。近年来,广东地区部份淡水养鱼池由叶轮式改为水车式。他们认为,解决鱼类浮头问题,水车增氧更快些,有利于节能。南方地区虾池水车的配比量,一般都低于国外水平,但亦有部分地区部分虾池(高产)的水车配比量已达到或接近国外水平,如海南地区。我国其他地区虾池使用增氧机的种类就比较杂,有水车式、叶轮式、推流吸气式等等。一般增氧机的配比量较少,以解决虾池缺氧浮头为主。但近年来,为避免出现虾病流行暴发,很多地方搞了新的示范试验点、区,改变大量换水的养殖模式,采取了不少提高虾池自净能力、改善生态环境的措施。其中,增加增氧机的配比量是主要措施之一。高产池(250公斤/亩左右)增氧机的配比量已达每亩1千瓦,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四、对在建虾场水车增氧机配置量的建议

选择增氧机配置量的主要考虑水源状况、养殖密度、总进排水耗能等情况。

水源状况:水源是否丰富,水质是否一直保持良好,如一直保持良好,可考虑少配:反之则多配,仅在水质好时多换水。

养殖密度(亩产):高则多配,低则少配。

总进排水耗能情况:一般在河边建场,丰水期进水可能采用自流和虹吸,枯水期进水用泵提引,排水可能完全用泵提升。若进水用泵提升时间很短,扬程又小,排水扬程较低,则能耗较少,增氧机配量可考虑较少,反之,能耗较大,配量应较大。

经济分析:考虑电费、虾售价相对比值,如当地电费相对较高而虾售价相对较低,则考虑少配,反之则多配。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