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虾蟹养殖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浏览次数:0

1、暂养问题:刚进的幼蟹在新的环境中为适应稻田复合生态环境的需要,会在稻田或沟系中到处乱爬,对刚活稞的秧苗产生一定的破坏作用。因此,必须在田间工程设计时,进水口处开挖深1.2米(坡度1:2.5)左右的暂养池,占稻田面积的8%-10%,既保证幼蟹对环境的适应,又便于强化培育(特别是当年早繁大眼幼体培育与幼虾培育),提高上市规格与成活率。同时在秧苗活棵后放入稻田,减少秧苗被幼蟹糟蹋浮出水面或倒状。

2、种草问题:俗话说“蟹大小,看水草”。为摸拟虾蟹天然生态环境,必须在稻田消毒后,及时在环沟、田间沟移栽水草如苦草、轮叶黑藻等(暂养池因季节早水温低可放水花生),为虾蟹创造适宜的生态环境,既有利于虾蟹蜕壳栖息,又便于炎夏遮光纳凉,以及防止水质过肥(稻田养殖水位浅,炎夏水温高,稻田施追肥后肥水快,水质浓),同时起隐蔽作用(本地增放茶树把作虾蟹巢,效果很好,青虾平时便于用抄网在虾巢下抄取,轮捕上市),减少敌害功击,包括同类攻击以及蟹对虾的攻击,还满足了虾蟹摄食水草嫩叶根须的需要。随着河蟹摄食量的增加,稻田及沟系水草将逐渐减少,需人工增放浮萍、外河水草等植物性饵料,保证稻田水中生植物丰富,减少蟹对秧苗的危害。稻田虾蟹养殖沟系水草覆盖面30%左右,不超过50%,过多会影响虾产量(光照差,浮游生物少,水质过清,青苔及附着性藻类大量繁殖)。

3、施肥问题:稻田基肥要足,应以腐熟有机肥(饼肥200kg-300kg)为主,在插秧前一次施入耕作层内,达到长效的目的,以避免追肥过多水质难以控制,造成水体缺氧。追肥应做到“少量多次”。对虾蟹有害的化肥(如氨水和碳酸氢铵)禁用,一般追肥每月一次,尿素5千克/亩,复合肥10千克/亩,对虾蟹无不良影响。施肥应避开河蟹大量蜕壳期。

4、施药问题:秧苗选择耐肥力强、不易倒伏、产量高,特别是病虫害少的品种,如95系列、汕优63号、南优6号、六优1号、武育粳2号、武育粳3号以及盐梗187号。虾蟹对许多农药都很敏感。为了尽量少用或不用,应在秧田前施1次-2次高效送嫁药。插秧后如需使用,应选高效低毒的农药,并要求喷药于水稻叶面,尽量不喷入水中,最好分区用药。防治水稻螟虫,亩用200毫升18%杀虫双水剂加水75千克喷雾;防治稻飞虱,亩用50克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加水25千克喷雾;防治稻条斑病、稻瘟病,亩用50%消菌灵40克加水喷雾;防治水稻纹枯病、稻曲病,亩用增效井岗霉素250毫升加水喷雾。喷雾水剂宜在下午进行,因稻叶下午干燥,大部分药液吸附在水稻上。同时,施药前田间加水至20厘米,喷药后及时换水。施药应避开河蟹大量蜕壳期。

5、搁田问题:晒田宜轻烤,不完全脱水,水位降低至田面露出即可,而且时间要短。发现虾蟹异常即注水,最好在虾蟹进入稻田前先烤一次田。

6、水质调节问题:稻田水位较浅,尤其炎夏应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发现水位过浅或水质过肥(施肥后)要及时注换水。稻田加水一般在上午10时-11时,外河水温与稻田水温接近时进行;边排边灌,做到进排不急,温差不大,水位相对稳定。6月底每周换水1/5-1/4,7月-8月每周换水3次-4次,最好每天一次(或微流水),换水量1/3;9月后每5天-10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1/4-1/3。高温季节透明度40厘米,一般掌握在25厘米-30厘米。暂养池、环沟定期用生石灰泼洒,15天-20天一次,每亩5千克-10千克。

7、敌害问题:稻田虾蟹养殖敌害较多(如蛙、蟾蜍、水蛇、泥鳅、黄鳝、水鼠等),除彻底清塘,进排水用40目-48目双层筛绢过滤外,平常清除田内敌害生物很重要。一般性敌害可用常规方法捕捉,也可施茶子饼10*10-6浓度消除。如水鼠危害较大,可采用鼠药、鼠茏、鼠夹等多种方法进行防治。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