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棚养对虾不能忽视养“菌”

浏览次数:2

冬棚虾的养殖方法,一般是11月中旬开始进行,虾农大多先在池塘内搭好木架,后肥水投苗,待天气转冷时再盖上薄膜。现在要考虑的问题:一是投苗前的肥水育藻是在露天进行的,用什么肥育什么藻?如何养藻?二是天气转冷,盖上薄膜后,用什么来稳水养藻。

首先是用什么肥育什么藻,如何养藻,养什么样的藻类,也就是说池塘培养什么样的藻类为种群优势才能够更好地保证池塘水体生态环境的稳定性,以适合对虾的生长,提高水体缓冲力,减少应激源的产生。在一般情况下的白对虾养殖中,首次肥塘通常会用肥水产品来肥起水色,然后通过追肥来稳定水色。但冬棚养殖的水温总体上偏低,养殖前期(南方11月中旬~12月中旬),露天多为早晚温差大的情况,晴天,白天光照强度不够,光能不足;阴雨天,藻类的生长更困难,一般水体比较瘦,水温低对泥底池塘来说往往是上层水温较低下层水温较高(高位池塘也如此,但上下层水温差养殖前期还不太明显),藻类的生长空间总体上是往下沉的,处在光源可以到达的深度阶层(水面以下约40公分~60公分)生长,这样,藻类的生长就会受到水温和光照的抑制而处于缓慢裂殖生长状态,从营养的供给上讲,藻类的生长并不需要大量的外源性营养肥,而是需要持续可控的、可直接吸收利用的营养源即可。这样,以肥养藻为主实际上起的作用并不大,通过不断施肥来稳水养藻,只能是浪费多吸收利用少,同时施肥过多会造成水体更大的污染,需要更多的有益菌、氧源和能量来维持分解转化,这样只会加大水体的生物耗氧量和管理难度。所以,养殖前期肥水育藻,应以具有营养功能的复合发酵菌+有机碳源为主。一方面可迅速为水体补充高活性营养成分,如高活性复合氨基酸、能量果酸、聚合多糖、B类维生素、微量元素、黄腐酸、钙、钾、镁中量元素等,可为藻类的生长直接吸收利用,在光照和水温较弱的情况下得以持续生长。另一方面可通过有益菌对池塘水体中下层的有机物(尤其是泥塘池塘)的分解转化,为藻类的生长持续提供营养盐。具体的做法就是用酵素菌+有机碳源浸泡一晚后隔天泼洒一次,连续泼洒两次后,投苗前2小时用能量果酸+无机营养钙剂泼1次就可直接投苗,投苗后第二天开始用酵素菌拌开口料或虾片泼洒,每天1次,连续泼洒6次~7次,这样水色就越来越稳定,同时幼苗吃料也快,6天~7天即可上料台食料。

培什么样的藻类呢,虽然冬棚养殖过程由于水温和光照的限制,蓝藻微囊藻、甲藻、裸甲藻类不会轻易大量繁殖生长,但在营养供给上还是培养以绿藻、硅藻共生的黄绿色水体为好,虽然总体上达不到黄绿色的状态,但至少总体藻类的抗逆性较强,水体的缓冲性较稳定,在营养供给上要注意补充水体中的硅元素,调节水体的氮磷比和碳氮比。

天气转冷盖上冬棚薄膜后,虽然影响藻类生长的温度因素解决了,但光照条件却差了不少,那么主要想通过养好藻相来稳水显然是不可能了,冬棚养殖中后期水体一般都易出现比较浑浊的情况或反底情况(打增氧机后水体浑浊),就是因为藻类的光合能力不足,导致水体溶解氧偏低、死藻、池底有机物过多引起的。所以,盖上薄膜后,冬棚养虾的稳水养藻只能通过“以菌养藻”的方式进行,才能更好地维持水体的稳定性;而且盖上薄膜后,由于水温已达到适合微生物和对虾生长的条件,此时微生物较易繁殖起来,如果没有通过补偿外源性的有益菌来确保水体有益微生物的种群优势,那么,在低氧情况下,有害菌就会通过竞争性繁殖成为种群优势,水体就会向坏的方向转化,这样对虾就易出现感染性病害或厌食减料、生长缓慢的情况。用什么有益菌来达到“以菌养藻”同时又能够建立有益菌的种群优势,达到“以菌抑菌”的目的,答案是酵素菌。

总之,冬棚养殖,由于受到水温和光照条件的限制,藻类的生长比较缓慢,对水体生产力的提高作用较慢,所以主要通过施加有机肥为主来肥水养藻起的作用不大,以酶解性复合有益微生物制剂酵素菌+有机碳源来稳水养藻才是有效的方法和根本保证。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