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池冬棚放苗水是关键

浏览次数:0

冬棚由于气候和白水塘相差甚大,所以在日常生产中会出现不同的问题,处理方式也会有不同,本文对冬棚技术前期操作的一些细节进行分享,希望能为养殖户带来更高的成活率和产量。

清水放苗or肥水放苗

很多人纠结于清水放苗方式还是肥水放苗方式效果更好,主要原因是不太清楚放苗时清水和肥水对虾苗影响的利弊关系。要弄清楚其中的利弊关系必须先了解pH对虾苗的影响。

pH对虾苗成活率影响极大,太低和太高都会使成活率严重下降。

(1)pH适宜范围:对虾适宜的pH范围是7.0-9.0,最适宜范围是8.0-8.5。当pH低于7.0时,虾的呼吸加快,血蓝蛋白运输氧气的功能发生障碍,造成虾缺氧,使虾吃料变少,消化变差,而变得生长缓慢;另外pH低使毒性很大的硫化氢增加,也会使亚硝酸盐的毒性增加。当pH过高时,氨氮里的无毒的离子氨(NH)转变成有毒成分分子氨(NH3),鳃组织会受到严重腐蚀,造成呼吸困难,严重者窒息而亡,也会降低微生物的活性,从而使降解有机物的能力下降,使水质波动。

(2)pH波动幅度影响低盐度塘更大:pH一天内的波动一般超过0.5以上时,虾会产生应激,pH波动的幅度越大应激越大,虾在应激时的能耗消耗越大,从而适应环境的能力下降,容易出现虾苗刚放苗就出现死苗的现象。而对于本来矿物质严重不足的淡化养殖(盐度低的水体矿物质都严重不足),pH高对成活率的影响是非常直接的。比如在珠三角地区,当pH超过9.0时放苗,虾苗成活率开始会下降,越高成活率越低;当pH达9.2时,成活率会下降一成左右,而在高盐度的塘则几乎没有影响,即使在pH达9.6时放苗,成活率一样能保持很高。低盐度塘成活率受高pH影响的主要原因是高pH会使水体中溶解的钙、镁等矿物质离子发生沉淀,使本来不足的矿物质更加不足,而放苗后的虾苗基本上当天就会脱壳,由于矿物质严重不足,会造成硬壳慢甚至硬不了壳,因为虾苗从苗场刚转到虾塘里,环境发生了很多变化,虾苗处于严重应激状态,任何额外增加的不适都有可能导致虾苗死亡。

所以,要保证虾苗成活率,最好保持放苗的前两天pH最高不要超过9.0,最好是8.0到8.5之间,最低不要低于7.5,日波动的幅度不要超过0.5。

清水放苗的好处:由于藻类少,光合作用少,pH一般不会超过9.0,日波动也不超过0.5,所以有利于保证虾苗的成活率。

坏处:因为藻类少,透明度高,虾苗会严重不安,造成应激,也更容易受到天敌的攻击,而且虾苗在苗场每天都有喂丰年虫等优质饵料,在清水塘能作为虾苗优质天然饵料绿藻和硅藻以及浮游动物像水蛛(挠足类和轮虫等的统称)等比较少,虾苗由于摄食不到足够多的天然饵料,体质会比较差。大家可以观察到透明度高的塘虾苗身上的色素都比较深,看上去麻点很多,形成一节一节的情况,像斑节对虾那样,原因就是这些虾苗由于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导致色素增加,这种虾到清缯后由于本身抗病力差,发病率要高于肥水放苗的塘。

肥水放苗好处:刚好是清水放苗坏处的反面,虾有丰富的天然饵料,应激少,抗病力强。

坏处:因为藻类丰富,光合作用强,很容易使pH超过9.0,日波动也容易超过0.5,会使虾苗成活率下降。

可以看得出,这两种放苗方式各有利弊。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弥补各自的不足呢?答案是肯定的。需要指出的是,高pH对成活率有影响基本是发生在放苗3天内,3天后影响就小很多了,原因是虾苗放了3天后,对虾塘的环境已经逐渐适应,由于不适造成的严重应激已经恢复很多,尽管虾苗脱壳后硬壳还是比较慢,但还不至于达到直接造成虾苗死亡的程度,关键就是虾苗本身的耐受力增加了。

清水放苗不足的弥补措施

弥补透明度问题:可以使用黑精灵(主要成本是腐殖酸钠)或水精灵(蓝色的色素)遮光,使透明度降低,黑精灵由于富含植物的营养物质及十几种微量元素,不仅能遮光,也是能够通过交换和络合的方式来降低重金属的作用,对接下来的藻类培养帮助也很大,比如预防蓝藻。因为蓝藻喜强光,遮光后蓝藻繁殖变慢,更重要的是绿藻和硅藻都喜欢这些营养物质,所以很容易培养出含多种藻种的藻相出来。水精灵尽管遮光效果更持久,成本更低,但纯粹就是一种色素,虽然也添加有一些有益菌,对之后的藻相有所帮助,但远远不如黑精灵的综合效用,黑精灵还富含各种微量元素,对多藻相的培养和稳定更有帮助,所以建议使用黑精灵。

弥补营养不足问题

放苗两天后就及时肥水,因为之后高pH对成活率几乎没有影响了;或者购买一些丰年虫,红虫(珠三角有专门养殖)及冰冻水蛛等。

肥水放苗不足的弥补措施:主要是解决pH过高和日波动过大的问题。

(1)可以泼酸性物质直接降,只要保证放苗3天内正常即可。如果可以,每天中午泼醋精,连泼3天,具体用量视情况灵活调整。

(2)通过促进呼吸作用来增加CO2的浓度,从而降低pH,可以多泼红糖和益菌多(乳酸菌)和益水光合素(光合细菌),有益菌的大量繁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从而降低pH。

(3)通过合理科学的肥水方法来肥水,是可以避免高pH和日波动大的问题的。其中的关键就是要培养出藻种很丰富的藻相出来,因为藻种丰富的藻相跟单一藻种的藻相不同,很少出现藻类突然大量繁殖的现象,由于藻种丰富,它们之间会互相竞争,所以不会像单一藻种那样由于没有竞争藻类繁殖很快,水色慢慢起,pH不容易超过9.0。

冬棚由于光线变弱,越到后期水温越低,很容易出现中后期水不够肥、倒藻的现象,尤其是放苗后再盖棚,很容易出现盖棚后就倒藻,从而导致虾发病,所以冬棚最好是肥水放苗。

进水后的放苗时间

在冬棚阶段前期进水后一般4天左右会出现蜻蜓幼虫,而且时间越长会越多。蜻蜓捕杀鱼苗和虾苗的能力非常强,可以在虾苗成活率上低四成。

据观察,放苗几天后蜻蜓幼虫才出现,这对虾苗的成活率影响就没那么大,估计是放苗几天后虾苗躲避天敌的能力增强的原因,所以放苗要特别注意蜻蜓幼虫的问题。如果条件好的虾塘,进水后就赶快放苗,最好是4天内。能够进水后4天内放苗的塘要具备氨氮低、重金属少的条件,这些塘往往是拉海水的塘,用水卫士(主要成份二氧化氯)消一下毒,两天后就可以放苗;而抽地下水往往耗费好几天的时间才能抽够地下水,地下水大部分重金属多,氨氮和亚盐高,需要很多天来处理,所以放苗时很容易出现大量的蜻蜓幼虫。杀灭蜻蜓幼虫要对症用药。

地下水重金属和酸性塘

虾苗对重金属非常敏感,重金属直接对虾苗成活率有很大的影响,很多重金属超标的塘试水都不成功。另外,即使重金属被处理好后成功把苗放下去了,但是虾在清缯期很容易出现肝脏发黄或发红的现象,后期出现黑腮现象和偷死情况。而重金属高的塘养殖成功率明显偏低,原因就是虽然通过处理把重金属毒性降低了,看起来放苗没有问题,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重金属不管你如何处理它始终都会在塘里,虽然暂时被络合、被置换、被氧化成无毒的状态或被藻类吸收等,但当条件成熟时它们很多又会以有毒的状态存在于虾塘,对虾产生严重的伤害,对藻类也有很大的影响。

去年,在台山深井地区,大家反映当年第一造虾比往年养得要差,而用地下水的塘口养殖成功率更差。据了解,因为去年年初雨水多,水里没盐度,所以很多养殖户打地下水来提高盐度,这些塘通过处理后大部分的重金属被藻类吸收和沉到塘里,到清缯时很多虾肝很差,调不好后就发病了。原因就在于虾苗在清缯前喜欢吃底泥,底泥里沉淀有很多的重金属,虾苗吃到较多含重金属的底泥后,肝脏受到重金属毒素损伤了,而虾肝差的虾自然非常容易发病。

重金属多的塘后期容易出现黑腮或偷死的原因,是中后期底部的氧化还原电位不断下降,本来已经被漂白粉等氧化成无毒状态的重金属还原成了有毒的状态,有毒状体的重金属进一步导致虾鳃部受伤,进而感染弧菌形成黑腮。所以,那些杀虫和消毒也处理不了的黑腮往往就是重金属超标引起的,偷死也是重金属使虾体体质变弱,导致自然损耗。还有吸收了大量重金属的藻类如果出现倒藻,就会把重金属释放出来,短时间就会出现大量重金属,藻类就很难再肥起来,这是部分重金属多的塘倒藻后水很难肥的原因,虾也容易中毒。

最近笔者走访番禺的海鸥岛和鱼窝头,很多养户跟笔者反映一个现象:很多塘的虾长到每斤100条左右,虽然看起来没有多大的变化,但是吃料开始慢下来,基本上减到一半左右,然后虾开始慢大。笔者通过调研发现,这两个地方基本上是酸性底,同时地下水重金属超标,从而导致塘口内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但由于前期氧气足及采用较多的解毒产品,所以暂时对水及虾的影响不大,而到养殖中期后塘底氧化还原电位越来越低,氧化重金属的能力不足,之前被氧化成无毒状态的重金属开始恢复成有毒状态,使虾重金属中毒,开始慢料,甚至死虾。

酸性塘富含高浓度的H+、Al、Mn和Fe,且属于营养贫瘠的土壤,这种土壤有益菌繁殖缓慢,各种营养循环不顺畅,对植物的生长都极为不利,所以说调水难度比较高,塘口容易出现发暗的水色,也容易倒藻。

这类型塘的特点就是低pH,导致有益菌繁殖缓慢,营养贫瘠,处理方案的核心思路就是经常通过石灰保持底部较高的pH,来满足虾和微生物的生理要求,同时经常补菌和补肥来弥补本身有益菌不活跃及营养不足的缺点。

重金属超标的塘,处理方法的主要思路是尽可能减少塘底重金属的残留和中后期定期解毒。最关键就是要减少重金属沉到塘底,方法是把所有的地下水全部抽到一个塘里,通过大剂量生石灰同重金属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沉淀,让其沉到塘底,然后用漂白粉来氧化,提高重金属的电子价位,从而变成无毒状态;过几天后,把中上层的水抽到养殖塘里使用,这样就减少了水体中重金属残留,从根本上避免了上面所说的情况。

其次是要解决中后期由于底部氧气不足使塘底重金属毒性恢复的问题,主要措施是保持较高的氧化还原电位(经常改底和氧化塘底,保持底部溶氧高)以及定期使用解毒产品。

像番禺地区这种既是酸性底,又重金属超标的塘应采取综合措施解决问题。

定期补菌补肥,保持稳定的藻相:A、放苗前培养出黄绿色水,打好藻相基础。先用101+红糖和自来水(放在阳光下晒一个小时把氯去掉再用)活化2小时,然后加0号料混均匀发酵2天~3天,在下午4点左右全塘泼洒,所有增氧机开2个小时左右就可以了。B、定期使用养水“全加桶”,保持黄绿色的藻相。坚持使用全加桶,就能保证足够的活菌和藻类营养,使藻相保持稳定。冬棚全加桶的具体做法,桶中虾多宝+红糖+氨基丽藻源+自来水加满密封发酵,分2次使用,隔5天用一次,或分3次使用,隔4天一次。C、定期泼石灰,保持底部较高的pH。放苗20天后,每隔7天左右泼一次石灰。

定期解毒,减少重金属的毒性:解重金属的产品很多,但要注意,酸性塘不要用酸性物质解毒,否则会增加水体的酸性,所以少用201等主要成分是有机酸的解毒产品。

腐殖酸钠不只是能遮光,更重要的是能够给予水体非常丰富的营养,还能解重金属的毒。所以特别适合像番禺这种既是酸性塘又是重金属超标的地区使用。

定期改底增氧,保持底部的氧化还原电位:酸性塘底使用改底产品要注意,很多产品会出现一些副作用。针对酸性塘底,最好的改底增氧产品就是202,它除了能增氧,还能改底,它到塘里反应后就是石灰和氧气,而石灰对酸性塘是有帮助的。具体用法:放苗20天后,每隔7天泼一次202,可和钙镁佳一起使用,对于虾快速硬壳帮助更大,到中后期,需加大频率,视密度或投喂量、天气来调节频率。

放苗袋漂值得商榷

养虾界一直流行放苗时让虾苗袋漂在水面半个小时再把虾苗放出去,理由是:让苗袋里水温和塘里水温接近时再放苗,避免因为水温差异大引起虾应激。其实这种方法不完全可取,因为这种方法会带来更大的负作用。因苗袋里虾密度高,在运输过程中会排泄大量粪便,进行呼吸作用,泌氨等,会导致氧气不足、pH急剧下降、氨氮急剧上升,运输时间越长变化越大,水温越高变化越大。由于这些指标变化幅度大,虾苗应激很大,而且指标严重超标也会直接对虾苗造成伤害而导致成活率下降。

几乎所有的养殖户放苗时都是按照传统理论先把苗袋漂在水面半个钟再放到水里,目的是使苗袋里和虾塘里的水温接近而减少应激,殊不知,正如前面所述,虾苗经过一段时间运输后,袋里的各种指标对虾苗极其不利,在苗袋里多呆半个小时带来的伤害远比因温差引起应激带来的伤害更大;多呆半个小时,pH下降更多,而虾塘里的pH基本上8.5以上,pH的巨大差异带来的影响会比水温差异的更大。

有个案例笔者印象非常深刻:2008年有两个汕尾的养殖户一起到湛江拿苗,经过6个多小时运输到达汕尾,在第一个养殖户已经放苗后半小时左右,第二个养户才放苗下去,后来就发生了第二个养殖户的虾苗大量死亡情况,而第一个养户的则正常。通过综合分析得出结论:就是因为这多出的半个小时令虾中毒死亡。所以,更好的方法就是虾苗运回来后就直接放在塘里,虽然有水温差别带来的应激,但两害相权取其轻,直接放苗对于虾苗的成活率有一定的帮助,这是经过验证的,直接放下去的虾苗比漂袋子半个小时的对环境适应更快、活力更好。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