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痘疮病的防治

浏览次数:19

在鱼类病害中鲤鱼痘疮病(病毒性)是一种很少见的疾病,在生产中很少被报导,2006年春季先后在济宁地区范围内出现,造成大批量鲤鱼种死亡,造成经济上重大损失。针对以上病情,我们积极应对采取各种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鲤鱼痘疮病是由一种疱疹病毒类群引起的一种病毒性鱼病。主要危害一、二龄鲤鱼鱼种。一般流行季节在秋末至初冬或春季,水温在15℃以下易发病。在发病期间同池其它鱼类都不感染。

病鱼在发病初期,病鱼的皮肤表面出现许多乳白色的小斑点,并覆盖有一层白色粘液,随病情的发展,白包斑点的数目逐渐增多和扩大,以至蔓延至全身,患病部位表皮逐渐增厚,形成石蜡状的“增生物”,增生物可高出体表1~2毫米,其表面光滑,后来变为粗糙。“增生物”如占据鱼体大部分,就会严重影响鱼的正常生长,对脊椎骨的生长,损害严重,出现骨软化,同时病鱼消瘦,游动迟缓,造成鱼类大批死亡。预防:(1)鱼池用生石灰彻底清塘,以控制有病原的水体。(2)隔离病鱼,严禁把有病的鲤鱼运到其它鱼场或水体中去饲养;不能把病鱼作亲鱼使用。(3)做好越冬池和越冬鲤鱼种消毒工作,注意调节好水体的ph值,使之保持在8左右。治疗:(1)将病鱼放在含氧量较高的清水中(流动的水体更好),体表“增生物”可逐渐自行脱落而痊愈。(2)投喂三黄粉配制成药饵连喂5天,同时全池泼洒0.4ppm二溴海因,每天一次。2天为一疗程。(3)每50公斤饲料加诺复沙星100克配制成药饵连喂5天,同时全池泼洒0.5ppm溴氧海因,每天一次,2天为一疗程。

上一篇:高温鱼病多 预防不可少
下一篇:鱼藤酮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