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运鱼苗在北方成活率低的原因

浏览次数:0

1.不清塘或清塘不彻底。在清塘方面,有的专业户对清塘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为节约成本不清塘或清塘不彻底,主要表现为:有的认为池塘经曝晒(短期、没行翻动底泥)可以完全杀死敌害和病源;有的认为只要足刚生石灰(粉末状或用少量块状)清塘就可以。这是普遍存在于养殖户中的两种清塘误区。因此,今后要加强对专业户清塘的宣传和指导,切实提高专业户对清塘重要性的认识以及用生石灰清塘用量、用法的掌握。

2.清塘后至放养前对敌害生物重新进入池塘控制与把关不严。多数技术人员和专业户对清塘后至放养前也会有行害生物重新进入池塘认识不足,如在注、排水口不设密网;不随时清除水体敌害生物等。在北方,4~5月正是鱼苗下塘之时,也正是蛙类大量繁殖和产卵的季节,由于自然水体有限,蛙类多选择池塘进行繁殖产卵,如清塘后不注意及时清除,会对鱼苗造成很大伤害。

3.鱼苗下塘时间与池塘中浮游生物量最大时间掌握不一致。由于空运受天气影响很大,常常不能按预定时间抵达,因此,专业户对池塘水体的培肥时间就很难把握,从而造成鱼苗下塘后饵料生物不足或有害生物增多。因此,在鱼苗下塘前后要采取浮游生物培育与适口人工饵料投喂相结合。

4.投喂饵料营养不全,投喂粗放。许多专业户多年来一直沿袭“一把麸皮一把面”的投喂方式,嫌麻烦:而不用蛋黄和豆浆,且在投喂过程中不严格按照“四定”投饲,极易造成鱼苗体质虚弱、消化不良。

5.不注重“倒春寒”对鱼苗的损害。“倒春寒”在北方鱼苗下塘后的4~5月经常发生,许多专业户对此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仍按书本知识照本宣科、死搬硬套,将鱼苗下塘前水深按30~40厘米进行调节,这样水温极易受气温的剧烈变化而大幅度波动,造成鱼苗冻害。因此,北方鱼苗塘水深应按情况加深至0.6~1.0米为宜。

6.将鱼苗培育按成鱼模式进行混养。鱼苗的培育不同于成鱼,在混养情况下,由于品种、食性和争食能力的不同,势必造成体弱、争食能力不强的鱼苗死亡,故应采取单养。

7.放养密度不合理。有的专业广放养密度大而池塘面积小,有的却池塘面积大而放养密度严重偏小。这两种不正常情况在北方鱼苗培育中经常能够看到。放养密度大而池塘面积小,极易出现高温季节缺氧、长成规格大小不一等现象;池塘面积大而放养密度严重偏小,又易造成管理难度增加、鱼苗摄食不均等,因此都必须予以纠正。

8.不注重拉网锻炼。鱼苗培育期间和分塘前的拉网锻炼是增强鱼苗体质和耐氧能力的重要措施,如果放弃拉网锻炼,鱼苗的体质和耐氧能力就不会提高,成活率就会大打折扣。

9.不重视分级和分塘。部分专业户在整个鱼苗培育过程中,对鱼苗不分级、不分塘,采取一养到底的方式进行,极大降低了鱼苗成活率和产量。

10.培育期间不进行追肥。追肥是鱼苗培育中又一重要措施,它是延续和保持池塘浮游生物总量的重要手段,许多专业户对此毫不重视,这极易造成负苗培育中、后期天然饵料的匮乏。



[ 农业技术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民发发农业技术网
分享农业技术、农药技术、大棚技术、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等相关技术文档的网络信息平台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MinFaFa NEC.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site base on the destoon system .